2021年寧夏銀川市英才學校中考物理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4分)
-
1.小軒是一名普通的初三同學,以下是對她部分生活事例的物理解析,其中合理的是( )
A.去游泳館游泳時,受到水的浮力約為2000牛頓 B.全家2月份自來水用量26立方米,這些水的質量為26千克 C.沿樓梯登上教學南樓3樓走進初三(10)班的教室,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約為30000焦耳 D.參加800米跑步的成績是3分20秒,則她跑步的平均速度是4米/秒 組卷:10引用:2難度:0.6 -
2.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
A.
紀念碑的基座建的很寬B.
注射器針頭做得很尖C.
書包帶做得較寬D.
坦克裝有較寬的履帶組卷:291引用:18難度:0.9 -
3.如圖中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羊角錘B. 起瓶器
C. 筷子
D. 核桃夾
組卷:100引用:5難度:0.7 -
4.如圖所示的裝置中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圖說明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B.
裂桶實驗說明液體質量越大,壓強越大C.
將自制氣壓計從山腳拿到山頂,細管內的液面將下降D.
高壓鍋使水沸點降低,食物更容易熟組卷:6引用:1難度:0.6 -
5.如圖是羽毛球運動員揮拍擊球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羽毛球拍手柄上刻有花紋,是為了減小手與球拍之間的摩擦 B.羽毛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羽毛球在慣性的作用下,向前運動 D.羽毛球在被球拍拍擊回去,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6.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重900N的貨物,使它在10s內勻速上升1m。已知所用的拉力F為400N,則在提升貨物的過程中(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做功的功率為90W B.此滑輪組提升貨物時的機械效率是70% C.動滑輪的重力為300N D.若用該滑輪組勻速提升更重的貨物時,則繩子拉力會變大,但機械效率不變 組卷:136引用:5難度:0.5 -
7.在化學實驗中,常用膠頭滴管吸取藥液,下列現象中,“吸”的物理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
A.拔火罐時玻璃罐“吸”在皮膚上 B.穿在身上的化纖衣服容易“吸“灰塵 C.磁鐵可以“吸”引釘子、大頭針等鐵制品 D.若人站在安全線以內的區域候車,會被駛過的列車“吸”進鐵軌 組卷:1641引用:11難度:0.5
五、實驗題(共21分)
-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將一個金屬圓柱體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按如圖甲所示組裝器材。
b.向空燒杯中緩慢注入清水,直到沒過金屬體一段距離(燒杯未加滿水),如圖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數穩定后分別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F5。
c.如圖乙中⑥所示,再向燒杯中加入適量鹽,并輕輕攪拌,直至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后讀數為F6。
(1)圖乙中 (選填①~⑥序號)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在圖④中,金屬體下表面所受到的液體壓力F壓=(用測力器的字母來表示)。
(2)圖乙中 (選填①~⑥序號)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沒的深度無關。在圖③中,金屬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用已知量ρ水、g和測力器的字母來表示)。
(3)因為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可知圖⑤、⑥中,F5F6(選填“>、=、<”),圖⑥中鹽水密度:ρ鹽水=(用已知量ρ水和測力器的字母來表示)。組卷:35引用:1難度:0.3 -
22.如圖所示,U形管內裝有適量清水。通過下列實驗,用U形管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因素”。
(1)U形管壓強計 (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使用前應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方法是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該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
(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可通過 (選填序號)方法進行調節。
①從U形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③向U形管內添加適量水;
在實驗中通過比較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來比較液體壓強的大小,這種實驗方法叫做 。
(3)在探究“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深度的關系”時,記錄的部分實驗信息如下表:實驗次數 液體 液體深度h/cm 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Δh/cm 1 水 5.0 4.9 2 10.0 9.7 3 15.0 14.6
(4)在(3)實驗基礎上,在探究“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小明把金屬盒分別浸入到A、B兩種液體中,如圖2所示,小明得出結論:A液體密度較大。你認為他的結論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原因是 。
(5)某同學通過將上述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如圖3,來測量某種未知液體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壓強計另一端也用橡皮管連接一個探頭,連接好后,當兩個探頭處于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液面相平。
②將左邊的探頭放入已知密度為ρ1的液體中,距離液面h1深處,然后再將右邊的探頭放入右邊未知液體中,直至 ,記錄探頭到液面深度h2。
③則未知液體密度ρ2=。組卷:24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