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章 物質構成的奧秘》2018年單元測試卷(江西省)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水 B.鋁 C.紅磷 D.氯化鈉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原子是靜止的 C.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組卷:1629引用:41難度:0.9 -
3.下列元素名稱與其對應的元素符號完全正確的是( )
A.金Ag B.氖Ne C.氯cl D.鈣Cu 組卷:16引用:3難度:0.9 -
4.豆類、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和鋅,這里的“鐵”、“鋅”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離子 組卷:17引用:5難度:0.7 -
5.如圖各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組卷:10引用:4難度:0.7 -
6.某粒子核內所含的核電荷數為17,核外電子數為18,該粒子一定是( )
A.原子 B.分子 C.陰離子 D.陽離子 組卷:1434引用:42難度:0.9 -
7.下列符合表示2個氧原子的是( )
A.O2 B.2O2 C.2O D.O2- 組卷:195引用:39難度:0.9 -
8.對Fe3+、Fe2+、Fe三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電子層結構完全相同 ④質量幾乎相等 ⑤等質量的三種微粒含有的質子數相等。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組卷:3906引用:66難度:0.9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共21分)
-
23.在學習了《物質構成的奧秘》這一章的知識后,王剛同學做了如下兩個探究。
探究一:在距一支粉筆的粗端2cm處點上一滴藍墨水,將粉筆插入盛有酒精溶液的培養皿中。過了一段時間,他發現隨著酒精的上升,藍墨水也在粉筆上不斷移動,最后藍墨水在粉筆上分為兩個區域,上半部分是藍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圖1所示)。
(1)藍墨水屬于
(2)由此實驗可以做出的推測是
①用濾紙條代替粉筆重復上述實驗,也能得到相似的實驗現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種介質(如粉筆)中的運動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實驗的原理分離混合物。
探究二:如圖2所示,在試管中的濾紙條上A、B、C三處各滴上一滴無色酚酞,再向試管口的棉花團上滴一些濃氨水。
(3)實驗中,可以觀察到A、B、C三處的酚酞溶液按
(4)實驗中,往往在試管下放一張白紙,白紙的作用是
(5)這一實驗還說明,酚酞和濃氨水這兩種試劑中組卷:47引用:1難度:0.4 -
24.圖甲是某實驗小組設計的一個探究分子運動的實驗,實驗室會聞到一股難聞的氨氣(NH3)臭味,于是他們重新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
實驗操作:
①向盛有20mL蒸餾水的燒杯中滴入3~4滴無色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顏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緩慢滴加濃氨水,觀察現象。
③在E、F試管內分別倒入2mL操作①燒杯中的酚酞溶液(燒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實驗中作比較)。然后在空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熱水備用。另在D、G試管中分別倒入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膠塞的導管按圖乙連接好,并將G試管放置在熱水中,打開鐵絲夾,觀察幾分鐘。請回答:
(1)按圖甲裝置實驗容易聞到刺激性氣味,說明分子
(2)操作③中圖乙燒杯中放熱水的目的是
(3)對比E、F試管中的實驗現象還可以得到的一個新結論是溫度組卷:73引用:2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