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2年第二十二屆“天原杯”全國初中學生化學素質和實驗能力競賽(河南賽區)初賽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題,每題1分,共2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有關化學科學家成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66引用:6難度:0.9
          • 2.“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要求物質回收或循環利用,反應物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產物,“三廢”先處理再排放等.下列做法或反應符合“綠色化學”要求的是(  )

            組卷:58引用:5難度:0.9
          • 3.下列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28引用:2難度:0.9
          • 4.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的“土豆農膜”是一種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7引用:4難度:0.9
          • 5.如圖為用10mL量筒量取液體時的實際情景(只畫出片段).則所量取液體的體積應為(  )

            組卷:185引用:1難度:0.9
          • 6.常溫常壓下,10mL某氣態物質含有2.68×1023個分子,而在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1023個原子,則該物質(  )

            組卷:64引用:4難度:0.5
          • 7.鑒別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組物質,兩種方法均正確的是(  )

            組卷:44引用:13難度:0.9
          • 8.航天探測發現:金星是一個被濃密大氣層包圍的固體球,大氣層的成分之一是C2O3實驗證明其化學性質與CO相似.下列關于C2O3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353引用:25難度:0.7
          • 9.除去H2中的HCl和水蒸氣,下列裝置和藥品均正確的是(  )

            組卷:87引用:15難度:0.7
          • 10.下列保存物質的方法及其原因不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9難度:0.9
          • 11.下列對一些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

            組卷:121引用:18難度:0.9
          • 12.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
            物質abcd
            反應前質量6.403.204.000.50
            反應后質量x2.567.200.5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689引用:12難度:0.7

          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包括2個題,共20分)

          • 35.酸、堿、鹽均為重要的化合物.
            (1)工業上電解飽和食鹽水可制取燒堿、H2、Cl2,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請寫出一個既能檢驗燒堿變質、又能除去雜質的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酸和堿在組成和性質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點,請任寫出其中的一條
             

            (4)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有關操作如圖所示:

            以上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用字母代號表示);C操作中出現的錯誤
             
            ;若C中砝碼的質量為15g,游碼的讀數為3.5g,則氫氧化鈉和燒杯的實際總質量為
             
            g
            (5)用pH試紙測定所配制溶液的酸堿度,操作方法為
             

            (6)現有一樣品,經分析含氫氧化鉀、碳酸鉀和水三種物質,向該樣品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中性溶液.試計算:蒸干該溶液可得到的固體的質量是多少?

            組卷:42引用:1難度:0.1
          • 36.金屬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
            (1)鋁、鐵、銅是人類廣泛使用的三種金屬,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這三種金屬的先后排(用元素符號表示)
             

            (2)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金原子的中子數為197
            C.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18    D.金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1B族
            (3)在研究金屬性質時,某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將一定量鐵粉加硫酸鋅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然后對濾紙上的物質進行分析和實驗.
            【提出問題】濾紙上的物質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認為只有銅;乙認為是銅和鐵的混合物;丙認為是銅、鐵、鋅的混合物.
            【交流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實驗與結論】同學們通過實驗確定了濾紙上物質的成分.請填寫下列空白.
                實驗步驟    現象和結論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取少量濾紙上剩余的物質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適量的
             
             
             
             
             
            (4)在實驗室稱取20g赤鐵礦樣品置于玻璃管中,稱得樣品和玻璃管的總質量為70g,通入足量CO后加熱使樣品充分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冷卻后稱得玻璃管和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65.2g.試計算樣品中Fe2O3,的質量分數.

            組卷:184引用:4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