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上冊《第3課 百合花》2021年同步練習卷(32)

          發布:2025/1/3 21:30:2

          一、單選題(本題共計4小題,每題3分,共計12分)

          • 1.下列選項中,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15引用:17難度:0.9
          • 2.下列各句中,字形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26難度:0.8
          •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br />(1)我希望讀者能夠原諒我講這些私事,我之所以說明這些事情,是為了要     我并沒有      地下結論。
            (2)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       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
            我的一生。
            (3)謙和能夠讓人的心靈保持透亮,并          著一種確實而永恒的寧靜。

            組卷:29引用:5難度:0.7

          三、現代文閱讀(本題共計3小題,每題15分,共計45分)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醉拳張三
            楸立
                  我是張三。
                  張三語氣中蕩漾著蔑視,平淡而又堅定。日本少佐美津智朗,上下打量了面容清瘦卻棱角分明的張三。
                  喲西,有膽量。
                  斟得滿登登的四十大碗酒,排滿了兩張條案,正宗魯北燒刀子。
                  美津智朗伸手道“請”。你的,一碗酒放一個,四十碗我放四十人。張三爺點了點頭,走了過去。
                  張三德州武城人,幾十年來,人們記憶中的張三總是身著長衫,袖口高挽,手端魯北老酒,泰然自若,在柴家酒鋪門旁的長椅上,有滋有味地品著。
                  所有老人的記憶中,沒人清楚張三爺以什么為生,有無子嗣,有人說他在辛亥革命去過東洋,有人說他參加過義和拳,還有人說他在馬家作坊教過私塾。
                  酒是張三爺的全部生活,酒持得穩,喝得淡,放得輕,一天沒酒日子就不是張三爺的日子,日頭從東方初升,張三爺的酒碗端起,日頭落西,最后一滴酒也淌入肚子。張三爺微抖長衫,輕抬闊步的樣子,反復在人們的記憶里。
                  民國二十五年的冬天冷得早,可張三爺一身單布長衫早早坐到了柴家酒鋪門口,右手高擎海口酒碗,口稱,武城張三煩請柴掌柜賜酒。
                  早有伙計從壇子里舀出一提,斟到三爺的碗里,三爺泯了一口,揚手將酒潑在青石磚道上。摻水了?;镉嬟s忙又開一壇,十里香???,又潑?;镉嫙岷怪绷鳎裾乒衤劼狀嶎嵉嘏苌蟻?,連開隔壁好、四季青、一杯醉三壇老酒。張三潑了三碗,腥,澀,嫩……,一時酒氣沖滿了整條青石街。柴掌柜面紅耳赤,哭喪著老臉無計可施。張三爺喝誰的酒是給誰家捧場子,是看得起你,你想請都輕易請不來。何家的“小米香”、胡家的“雜糧酒”、馬家的“地瓜燒”和孫家的“狀元紅”,那都是張三爺給品出來,叫出來的。
                  忽聽一聲銀鈴之聲,請三哥品小女子的手藝。柴家掌柜大女兒雙手捧著一碗高粱酒,輕邁金蓮來到張三近前。酒未沾唇早聞酒香,張三脖子一揚滴酒不剩。好一碗女兒紅,抬足離去。自那次后,柴家紅高粱酒坊叫響了魯北一帶。
                  美津智朗是想奪柴掌柜的釀酒方子的,柴掌柜就是不吐個口話,美津智朗惱羞成怒。一個破壞大東亞共榮,就捆了柴家四十來口。
                  張三爺端起一碗酒,咕咚一口,那邊繩子頭就松一個,張三爺連干二十碗。燒刀子常人一碗就會放倒在地,美津智朗不住點頭。
                  張三爺喝到三十來碗時候,身子晃動了一下,柴掌柜嚇得體如篩糠。張三爺淡然地看了柴掌柜一眼,又一碗酒入口,柴掌柜那頭繩子一松,人癱倒在地上。
                  張三兩碗咕咚咕咚吞了下去,四十碗喝完,在場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美津智朗拍了拍軍刀,放人。
                  張三爺邁著八仙步,撥開日本兵的刺刀就向院外走,美津智朗屋里哇啦地說一通日本話。
                  張三爺止住了腳步,回頭問美津智朗,你說中國人酒痞野蠻無酒德?
                  告訴你,酒德兩字,最早見于我中華民族《尚書》《詩經》,儒家有“飲惟祀”“無彝酒”“執群飲”“禁沉湎”。晉代《斷酒戒》,唐代《酒箴》,宋代《酒賦》,元之《飲膳正要》,明之《本草綱目》,清之《日知錄》,無不是酒德之說。小小番邦島國無端侵略,竟敢陳說禮法,只如蜾蠃螟蛉如侍側在焉也。
                  張三爺滔滔不絕,不覺興起,身子晃動,嘴里兀自振振有詞:
                  鐵拐李提腿把神起,回頭觀望漢鐘離,韓湘子口中吹玉笛,李純陽拔劍把頭低……,一套八仙拳使出來,如風如影飄逸出神,少頃收勢站定,張三爺氣不長出面不改色,更增神采。美津智朗沒想到張三精通日語身懷武功,獰叫:八嘎,把人留下。
                  張三爺一鷂子翻身飄上了高墻,晃動幾下就沒了影子,從那以后,武城再也沒有人見到過張三。
                  張三爺后來的故事發生在建國后的五二年,武城縣政府聯合何胡柴馬孫五家,各取其祖傳釀酒秘方之精華,組建新國營釀酒廠。釀出新酒的第一天,大門口外,直直走進一位清瘦矍鑠的七旬老者,說是來嘗新酒的。門衛見來人儀表非凡,不敢阻攔,又恐是敵特分子,趕忙向廠民兵連報告,民兵連緊急集合趕到,那老人早不知去向。眾人聽到貯酒倉庫有輕微聲響,民兵們進去搜查,見一壇高粱酒封泥打開,一口空瓷碗放在當場,墻上用干樹枝劃得一行草字筆走龍蛇:
                  好酒。故人張三到此。
            (選自《小說月刊》,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我是張三”作開頭,開門見山,將張三爺的形象簡潔清晰地展現出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B.小說通過對柴家酒鋪伙計和柴掌柜的神態與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他們極度看重張三爺的評價。
            C.美津智朗最后“獰叫”想把張三扣下,是因為張三的反駁讓他憤怒,而且他發現張三不是一般人。
            D.這篇小說語言特色鮮明,通過場景描寫展現人物,讀者從敘述和議論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傾向。
            (2)張三爺這個人物形象有什么特點?請概括并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從敘述的先后順序看,小說運用了什么敘述方式?有何好處?請結合文本分析。

            組卷:55引用:13難度:0.6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1958年,茹志鵑寫成了短篇小說《百合花》,先后寄出去兩次,都被退了回來,最后終于在《延河》上發表了,就在小說發表三個月之后,茅盾向讀者推薦了它,這——給她以起死回生的力量。
                  茹志鵑因《百合花》而成名,在榮譽面前,她考慮的是更艱苦的攀登。她以茅盾的鼓勵為動力,在創作園地里開始了更加辛勤的耕耘。茅盾文章發表的第二年,是她創作豐收的一年。
                  六十年代以后,中國社會風云變幻,文藝界的風浪也一陣緊似一陣。對茹志鵑作品的評價分歧愈來愈大,否定意見在逐步升級,甚至要求她放棄自己的風格,去攀登重大題材的高峰,去描寫“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在眾說紛紜面前,她有點拿不準,感到無所措。1960至1961兩年,茹志鵑已離開編輯崗位,從事專業創作,卻只寫了四篇小說《三走嚴莊》《同志之間》《阿舒》《第二步》。
                  1963-1964年,文藝界更加充滿火藥味,束縛乃至扼殺文學創作的清規戒律越來越多。許多長于寫重大題材的作家都遭到了批判,何況茹志鵑?“在這風風雨雨中,我惶惶然,茫茫然了,不知怎么奮斗才好了?!彼萑肓藰O度痛苦之中。兩年間,只寫了《月牙初上》和《回頭卒》?!痘仡^卒》是她“文化大革命”前寫的最后一篇小說,寫得艱苦極了。一篇作品不是發自作家心靈深處,還有什么生命力呢?1964年以后,她除寫小量散文外,就近乎擱筆了。這對于一個風華正茂的作家來說,是多么痛心疾首的事啊:“我內心是著急、焦慮的,但是無計可施。因為當時形勢要求的,正是我所不能的。我不會處理尖銳的矛盾沖突,不善于寫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也極少寫過反面人物等等,我愿意克服這些弱點,來適應政治形勢的需要(當時稱作時代的要求),可是秉性是難移的?!?br />      實際上茹志鵑創作上的荒蕪,早在“文化大革命”前三年就已經開始了。在動亂的年代,像她這樣以寫“兒女情”“家務事”著稱的女作家當然不能幸免,她被戴上“文藝黑線的尖子”“文藝黑線的金字招牌”等帽子,遭到了無情的批判。
                  烏云散去,晴空朗朗,茹志鵑終于迎來了百花爭妍的春天。她從上海人民出版社調到《上海文學》,任編委,同年被選為上海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8年出席全國第四次文代會,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創作上空白,生活卻在延續,感情是延續的?!币粋€在藝術海洋里頑強探求的人,是不會徒勞的。茹志鵑的追求,果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獲得了豐收的碩果。
                  茹志鵑作品中的鞭撻,有其深度和力度,在同類作品中也是高出一籌的。從中,我們看到了她的心在流血,眼中充滿了淚水。作家的鞭撻依然是屬于她自己的。她說:“我不知不覺地在作品中也使用起批判這一武器?!野l現歌頌固然需要洋溢的熱情,而鞭撻需要的熱情則十倍于歌頌。而且這種熱忱,不是洋溢的、輕松的,它灼灼于內,到了使人心痛的程度,然后才流于筆端。”
                  從歌頌到鞭撻,這一變化說明,一個作家的思想觀點,觀察社會的方式、角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適應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在某一個歷史階段,某一個人生的里程中不能為人們所強求。
                  茹志鵑“文化大革命”后的作品,在藝術手法上除保留原來的精粹之外,也進行了一些可貴的嘗試,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茅盾在逝世前幾年,雖然已剩下不多的力氣,卻仍然關心茹志鵑的創作。以其微弱的余光讀了她的許多近作,稱為由《百合花》般的清新、俊逸“演變為耐咀嚼有回味的靜夜的簫聲”。
                  茹志鵑沿著前輩作家為她指明的路,走過了荊棘叢生的溝溝壑壑;又帶著無限的思念之情,走向新的生活。
            (摘編自孫瑞珍《茹志鵑傳》)材料二
                  1977年,《上海文藝》復刊在即。我調回編輯部時,茹志鵑早已參加了復刊的籌備工作。她那時非常忙,親自組稿、審稿、改稿、發稿。巴老劫后復出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楊林同志》就是由茹志鵑一手編發的。鄧友梅的獲獎小說《我們的軍長》更是在她啟發、催逼、幫助下寫出來的。當時還在工廠勞動的宗福先最早的文學作品也是送給茹志鵑看的。
                  一位作協老同事的兒子也經常送稿請茹志鵑指點,而當時那位同事被錯劃為“反革命”還在農場服刑。十幾年后,這位同事的兒子以優異成績出國深造,他一說起在自己被打入另冊時,是茹志鵑伸出溫暖的手,就激動不已……
                  我總感到,茹志鵑身上有一股正氣,不驕不嬌,無私真誠,對上從不媚顏,對下從不施壓,她表里如一,嚴于律己,寬厚待人。
            (選自《風雨百合花——懷念茹志鵑》)材料三
                  茹志鵑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極其貧困。由于兩歲喪母,父親離家出走,她只得隨祖母輾轉滬杭兩地,靠手工勞作勉強糊口。11歲才上小學。祖母去世后,被孤兒院收養。后進上海婦女文化班學習。
                  ……
                  進入新時期以后,茹志鵑的視野變得更寬廣更深邃,作品“從微笑到沉思”,溫存中透出辛辣,熱情里蘊含冷峻,創作風格有所發展。
            (選自百度百科)(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茹志鵑的短篇小說《百合花》,先后寄出去兩次,都被退了回來,最后在茅盾的推薦下,起死回生,終于在《延河》上發表了。
            B.因為要寫重大題材,表現“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1960至1961年間,茹志鵑特意離開編輯崗位,去從事專業創作。
            C.十年浩劫無法澆滅茹志鵑的創作激情,其間她依然能取得較大的成就,“文化大革命”結束后,茹志鵑的處境有所改變,迎來了人生的春天。
            D.從心靈的微笑到深沉的思索,茹志鵑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文章記錄了時代的變異和創作上的迂回曲折,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向往和追求。
            (2)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六十年代初,文藝界對茹志鵑作品評價的分歧,令她感到苦悶,找不到寫作方向。
            B.1963-1964年,文藝界對茹志鵑的批判,使她極度痛苦,無法發自內心寫作。
            C.茹志鵑堅守自己的創作秉性,不改變自己以適應當時政治的需要,1964年前后,就近乎擱筆了。
            D.茹志鵑的作品加大了對現實鞭撻的深度和力度,作品的視野變得更寬廣而深邃,她在藝術手法上進行了一些可貴的嘗試,創作風格有所發展。
            (3)材料二選文的標題是“風雨百合花——懷念茹志鵑”,請結合三則材料并聯系現實,談談你對“風雨百合花”的理解。

            組卷:122引用:1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