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龍山中學七年級(上)競賽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英國科學家珍妮?古多爾長期深入非洲密林從事野生黑猩猩行為特征的研究,最先揭開了黑猩猩的行為奧秘.她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應該是(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測量法 D.調查法 組卷:6引用:7難度:0.9 -
2.“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是北宋政治家司馬光狀物抒懷、托物言志的詩句.該詩句所反映的生命現象(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生活需要營養 B.生物能夠進行呼吸 C.生物對刺激的反應 D.生物能夠改變環境 組卷:7引用:3難度:0.9 -
3.經常吹定向強風的高山和海岸邊,生長的樹木多會如圖一樣--它們的枝葉只生長在樹干的一側,遠看就像一面綠色的旗子插在地上,這就是旗形樹。根據這一實例可以得出的推論是( )
A.環境能影響生物的形態 B.生物的生活離不開環境 C.生物與環境是相互適應的 D.生物與生物是相互影響的 組卷:18引用:10難度:0.9 -
4.某一河流生態中有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小型肉食魚,大型肉食魚四類生物,你認為它們中哪一類的數量最多?( )
A.大型肉食魚 B.小型肉食魚 C.浮游動物 D.浮游植物 組卷:13引用:5難度:0.9 -
5.把紅莧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會變紅;放入沸水中煮幾分鐘,沸水變紅。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破壞了細胞的(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組卷:109引用:19難度:0.9 -
6.某種生物的體細胞中有16條染色體,它的一個體細胞連續分裂兩次,得到4個子細胞,每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 )
A.4條 B.16條 C.32條 D.64條 組卷:94引用:77難度:0.9 -
7.如圖是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根毛細胞圖,則該細胞在載玻片上的實際情況是( )
A. B. C. D.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8.下列關于“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制作臨時裝片時,觀察用的實驗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細胞結構 B.為在視野中看到較多的細胞,可轉動轉換器用較大倍數的物鏡 C.用碘液對臨時裝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的看到細胞的各部分結構 D.在視野中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較黑,內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細胞 組卷:257引用:75難度:0.9 -
9.有一種花叫杜鵑,也有一種鳥類叫杜鵑.下列關于杜鵑花與杜鵑鳥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是它們共有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B.杜鵑鳥的細胞中沒有細胞壁和液泡 C.杜鵑花和杜鵑鳥體內都有營養組織 D.杜鵑鳥的多個器官能構成一個系統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10.如表是劉佳同學對“心臟、唾液腺等主要是由哪一類組織構成的?”這一問題作出的回答,其中正確的是( )
編號 ① ② ③ ④ 器官名稱 心臟 唾液腺 脊髓 血液 主要組織 神經組織 上皮組織 肌肉組織 結締組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組卷:217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31.某同學為探究綠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動,創新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并按照下列步驟進行了實驗,請分析回答問題:
操作步驟:①按圖連接好實驗裝置,關閉閥門①和②后放到黑暗處一晝夜;②將整個裝置移到適宜的陽光下照射數小時;③打開閥門①,將透明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甲試管,待氣體收集滿后,打開橡皮塞,用帶火星的木條檢測;④打開閥門②,將黑色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乙試管進行檢測;⑤取下兩個塑料袋中的葉片A,葉片B,進行脫色,漂洗處理后滴加碘液,觀察兩葉片的顏色變化。
(1)步驟①中暗處理一晝夜的目的是:
(2)步驟③操作后,若發現木條復燃,證明植物產生了
(3)步驟④操作后,若澄清的石灰石變渾濁,則證明植物產生了
(4)步驟⑤中,脫色用的試劑是組卷:55引用:4難度:0.1 -
32.為了研究番茄的生理現象,有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如裝置甲,在透明密閉小室內,放置兩個培養罐,分別存放植物培養液和二氧化碳緩沖液(二氧化碳緩沖液可以使室內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調節小室外燈的光照強度,根據毛細管內水柱左右移動情況,繪得圖乙.此實驗不考慮溫度等因素對小室內氣體體積的影響.試分析回答:
(1)葉綠體是制造有機物的車間,葉綠體呈綠色是因為含有
(2)在培養罐中的番茄一段時間后變得莖稈軟弱、葉片邊緣的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則可能是營養液中缺少含
(3)如果認為地給予番茄國過強的光照,可能會造成番茄幼苗的氣孔關閉,導致二氧化碳吸收
(4)要證明番茄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應將該裝置移到
(5)圖乙中,在b光照強度下,水柱不移動的原因是:該光照強度下組卷: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