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寧波七中等12校聯考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7/21 8:0:9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5分,共14小題,共30分)
-
1.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據此回答1~2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一百一十四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百分之十八點五,提高七點二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三萬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萬一千元。這反映了我國( )A.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是國際主導力量 B.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C.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D.對世界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
2.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據此回答1~2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說明了( )A.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B.從整體上看,我國科技發展水平還不夠高 C.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D.科技創新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3.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陜西延安、河南安陽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發揚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這體現了( )
①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解決了,國家的所有問題就解決了
②延安精神、紅旗渠精神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利于實現我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④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4.我國當前依然面臨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務必堅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這表明( )
A.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B.改革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C.改革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國家命運所系 D.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組卷:19引用:4難度:0.8 -
5.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當直線的變化趨勢體現高質量發展的狀況,下列選項最有可能為橫坐標的是( )
A.人口增長 B.科技進步 C.環境污染 D.資源消耗 組卷:209引用:14難度:0.6 -
6.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萬里長江生機盎然;從北上廣深到城鎮村寨,藍天、碧水、綠地、國家公園刷屏“朋友圈”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令人心曠神怡。這表明我國( )
①堅持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
②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當前中心工作來抓
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④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的高速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7引用:4難度:0.7 -
7.杭州一名少年制作了一款名為“勿忘我”的智能項圈,能幫助認人、定位,會提醒外婆回家,并報告家庭住址。“勿忘我”智能項圈的設計成功表明( )
①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無處不在
②創新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③創新改變世界發展趨勢
④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引用:1難度:0.5
三、解答題
-
22.三年來,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襲對我國的治國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極大的考驗,14億中國人民的心都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而凝聚一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鏡頭一:疫情發生以來,我國政府及時發聲,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實時公布疫情數據,通過新聞發布會播報民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做到信息公開透明,給他們點贊!
鏡頭二: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開通網上問政平臺,接受市民監督舉報,對疫情防控中不作為亂作為的政府機關單位進行嚴肅查處。
鏡頭三:疫情時代,直播帶貨等互聯網新消費形式表現搶眼,然而直播購物給消費者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煩惱。
(1)鏡頭一告訴我們建設法治政府要奉行什么樣的基本準則?并談談鏡頭一中我國政府做法的合理性。
(2)從參與民主生活的角度,分析鏡頭二中市民監督的意義。
(3)從“厲行法治”角度談談如何整頓鏡頭三中的“帶貨”亂象。組卷:1引用:1難度:0.1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太空出差”歸來僅50天,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乘組接續飛天之旅,11月12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發射圓滿成功,中國載人航天再次點燃人們征服星辰大海的夢想。中國高度
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逆風起飛,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用不到30年時間跨越了發達國家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在太空中一次次刷出中國新高度。中國力量
知難而進不言難,迎難而上不畏難。一代代航天人正是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激勵下,猶如噴薄而起的捆綁式火箭,匯成托舉神舟飛天的強大力量,正一步步走進屬于自己的太空家園,實現中華民族的航天強國夢。中國天團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四號”代表中華民族訪“天宮”的“中國天團”已有14位成員、23人次。這些問鼎蒼穹的航天英雄舍棄與親人的團聚,忘卻自己面對的生死考驗,心中唯有任務,以舍身報國的勇毅,誓把祖國榮耀寫滿太空。他們是最值得我們致敬的英雄!
(2)實現中華民族的航天強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什么是“中國力量”?運用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說說我們必定能一步步實現航天強國夢的原因。
(3)“中國天團”是最值得我們致敬的英雄!作為當代的青少年,我們該如何向這些英雄學習?組卷:4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