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12/8 12:30:2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14分)

          • 1.我國古人很早就總結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這樣的安排遵循了(  )

            組卷:37引用:1難度:0.6
          • 2.讀如圖,完成下面2~3小題。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世界文化遺產,形成二十四節氣的主要原因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3.讀如圖,完成下面2~3小題。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的說法。看圖片,關于冬至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
            ②白晝時間最短
            ③日影最長
            ④冬至過后晝長夜短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4.同學們在地理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動手制作“等高線模型”,制作模型的正確順序是(  )

            組卷:30引用:1難度:0.7
          • 5.撫順某學校組織學生乘坐高鐵去南京研學,要查閱乘車路線相關信息,選擇合理的地圖是(  )

            組卷:34引用:1難度:0.7

          二、綜合題(共4小題,計26分)

          • 17.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和某島地形圖及甲乙兩地氣候資料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中緯度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降水
             

            (2)讀某島地形圖,該島地處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大部分地區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比較兩圖,可以判斷該島位于
             
            洲。
            (3)讀某島地形圖,該島盛行風向為
             
            風,甲、乙兩地中降水量較多的是
             
            ,主要影響因素是
             

            (4)甲地的氣候類型是
             

            組卷:38引用:1難度:0.4
          • 18.傳統民居的建筑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它能像一面鏡子,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蠔宅”是廣州番禺、沙灣的傳統民居,宋元時期就有記載。這里的原住民們,自小就過著踩水打漁的生活,他們利用生蠔殼修建房屋。這種材料修建的房屋具有驚人的穩定性,壽命很長,當地會有“千年磚,萬年蠔”的說法。“蠔墻”不怕滲水和潮濕氣候的腐蝕,堅硬不怕蟲蛀。壘墻的時候,把殼尾朝外,按照45度角的方式傾斜擺放整齊,下雨時雨水就能直接流到地上。蠔殼表面的小孔可以儲存微量的雨水,夏季高溫天氣下,還能讓人感到十分涼爽。
            (1)聚落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蠔宅”所在地區的聚落為
             

            (2)“蠔宅”所在地區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主要以
             
            (種植業/漁業/林業)為主。
            (3)“蠔宅”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體現在哪些方面?請列舉出至少兩條①
             
            、②
             

            (4)傳統的“蠔宅”建筑逐漸被高樓大廈取代,請你提一條好的建議
             

            組卷:4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