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孫疃中心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2 23: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
-
1.小林同學很關心疫情狀況,他通過網絡和新聞聯播了解相關信息,同時做好自身防護,并且還力所能及地發動身邊的人為抗疫捐款捐物……小林的行為告訴我們( )
①我們應該主動關心國家發展,并為之分憂
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
③我們在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④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這樣會降低我們的學習成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組卷:9引用:4難度:0.7 -
2.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30日舉行的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高度評價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勉勵青年要有家國情懷和人類關懷,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下列選項中,沒有體現家國情懷的是( )
A.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B.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組卷:96引用:7難度:0.7 -
3.“中國飛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楊利偉做客《朗讀者》節目,圍繞主題“第一次”和大家分享了他難忘的飛天任務。在接受董卿訪談時他提到:“回顧中國60年的航天歷程,無數人的很多次造就了中國人民飛天夢的第一次,是祖國和人民用智慧的雙手把我送上太空。”這句話深刻闡釋了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提供的條件
②為了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應放棄個人利益
③每個人都從社會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④國家的進步,是人們共同奮斗的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9引用:4難度:0.6 -
4.八(2)班學生開展了道德與法治學科社會實踐活動,過程如表:
發現:觀察到“鋪張浪費”等現象,確定“移風易俗”研究主題。
調查:研究政策,實施調查,了解情況,做好記錄。
建議:運用知識,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形成報告。
①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
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善于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③積極參與政治協商活動,增強民主意識
④關心家鄉發展建設,踐行實際行動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組卷:35引用:5難度:0.7 -
5.網絡直播技術的出現,大大拓展了文化藝術的傳播邊界。在它的“加持”下,京劇、昆曲、民樂、書法、泥塑等傳統文化藝術,似乎插上了翅膀,紛紛從各自的小天地下向社會的大舞臺。這表明( )
A.互聯網使各種文化趨于統一 B.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新平臺 C.網絡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 D.網絡加速了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享 組卷:6引用:5難度:0.7 -
6.網絡的迅猛發展給在信息交流帶來快捷方便的同時,也使謠言“插上了翅膀”。更多的民眾認識到,豐富的表達渠道不過是“麥克風”,要想發出“好聲音”,還要練就“好嗓子”。作為公民,在網絡世界練就“好嗓子”必須( )
A.遵守網絡規則,傳播網絡正能量 B.創造多種條件,暢通表達渠道 C.堅持依法治國,治理網絡謠言 D.完善監督機制,提高道德素質 組卷:382引用:3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
18.【關注家鄉發展參與社會生活】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1年3月26日,定遠縣朱馬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在研學基地教官們的帶領下,同學們參加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中愉悅身心,在實踐中感悟自我,讓孩子們行走在春天里,成長在研學中。
材料二:2021年1月15日,安徽電信與安徽聯通聯合宣布共建共享5GSA網絡正式規模商用,安徽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部切換為SA網絡的省份。目前,雙方已經在安徽省內建設了超過1.3萬個5G基站,實現了安徽全省市區區域、縣城核心區域以及重要風景區的室外連續覆蓋。
材料三:2021年3月17日,“守正?鼎新”第十屆政務V影響力峰會在鄭州舉行。安徽公安系統囊獲7大獎項16個獲獎名額。安徽省公安廳官方微博@安徽公安在線搞得“2020年度?政務微博優秀矩陣”獎。
(1)材料一中朱馬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是一種什么行為?
(2)養成材料一中的這種行為有何重要意義?
(3)材料二中共建共享5GSA網絡正式規模商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4)對于如何使用政務微博,請你給網民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組卷:1引用:1難度:0.4 -
19.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安定有序,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每一個家庭才能過上幸福滋潤的生活。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兩個字--規則。學完了《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后,某校八年級(5)班正在進行探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相關任務。
【認識規則】
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把“你懂的”三個字掛在嘴邊:某人為小孩上學的事去找領導,臨行時朋友提醒,給領導司機也帶一份土特產。“為啥?”“你懂的。”“你懂的”,隱藏的是一些人心照不宣卻又不去抵制的“潛規則”。
(1)我們要不要抵制材料中的“潛規則”?為什么?
【遵守規則】
近日,河南省沁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一起未成年人危險駕駛案件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予以當事人小強(化名)不能參加2018 年高考的處罰。案件中的小強是個未成年人,他的酒駕行為情節輕微,且未造成嚴重后果,這是檢察機關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的主要原因。法律無外乎人情,在天理、國法、人情三者之間,司法機關作出了一個合情合理合法的選擇。但是這種相對不起訴的決定對小強個人來講并不輕。
(2)這個案例給了我們哪些警示?
【崇尚規則】
據報道,2018 年6 月26 日,在由鄭州東開往安陽東的高鐵上,一名女乘客在列車衛生間使用防曬噴霧時,產生大量“煙霧顆粒”,觸發煙感探頭報警系統,列車急停延誤3 分鐘,后續列車也陸續受影響而晚點。據了解,《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對禁止及限量攢帶的物品都作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對防曬噴霧、花露水等日常用品并沒有作明確的規定。看來,鐵路系統對安全運輸常識及旅客行為規范普及不足導致民眾安全意識薄弱的現狀值得引起人們注意。
(3)聯系材料,談談怎樣才能預防或者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組卷:16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