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廣東省中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16 13: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草履蟲、水綿和大熊貓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 ?。?/h2>

            組卷:324引用:44難度:0.3
          • 2.圖中表示人體細胞分化的是( ?。?br />

            組卷:283引用:16難度:0.7
          • 3.酸甜的菠蘿汁主要存在于細胞的(  )

            組卷:156難度:0.6
          • 4.水杉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與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類等級是(  )

            組卷:286引用:25難度:0.5
          • 5.下列詩句中能體現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h2>

            組卷:342引用:32難度:0.6
          • 6.圖為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243引用:19難度:0.4
          • 7.關于樹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334難度:0.3
          • 8.“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持研發的耐鹽堿海水稻,畝產超過 620 公斤。有關海水稻的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4引用:16難度:0.7
          • 9.兩位健康同學合作進行膝跳反射實驗,如圖。關于該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1引用:7難度:0.4
          • 10.將生長健壯但產量低、品質差的荔枝樹,改造成高產優質的荔枝樹,最快速有效的是( ?。?/h2>

            組卷:273引用:18難度:0.6
          • 11.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大舉措。某夫婦第一、二胎均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h2>

            組卷:272引用:39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 33.火龍果是一種常見的熱帶水果,營養豐富。某科研小組為探究火龍果的抗旱能力,選擇健康且生長一致的一年生火龍果盆栽苗 200 盆,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2 組。對照組正常澆水(隔3天每盆澆水500mL),實驗組干旱處理(不澆水)。第 112 天(16 周)分別檢測各項指標,結果統計如表。請分析作答。


            組別
            0 天 第 112 天
            土壤含水量
            (%)
            莖 含水量
            (%)
            土壤含水量
            (%)
            莖 含水量
            (%)

            根長
            (cm)

            根數
            (條)
            對照組 80.6 89.5 81.7 88.3 26.7 16.7
            實驗組 81.4 89.1 15.6 79.3 41.7 32.8
            (1)本實驗的變量是
             
            。每組有苗 100 盆,統計各項指標時應計算檢測數據的
             
            ;如果盆數過少,會影響
             
            。
            (2)第 112 天實驗組的土壤含水量下降到 15.6%,火龍果莖含水量下降到
             
            ,表明莖的失水程度較土壤的
             
            (填“輕”或“重”)。
            (3)經干旱處理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火龍果的根長
             
            、根數
             
            ,擴大了根與土壤的
             
            ,從而使根尖的
             
            區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適應干旱環境。
            (4)實驗證明火龍果具有
             
            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區試驗種植。

            組卷:248引用:6難度:0.6
          • 34.“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或生態系統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吸收量相當。某項目式學習小組搜集了如下兩圖所示資料。請分析作答。

            (1)在圖1中,大氣中二氧化碳直接來源于過程
             
            (填編號),完成過程①的生物是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綠色植物通過過程④
             
            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維持
             
            平衡。
            (2)圖2顯示 1963-2019 年間,無論全球還是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都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
             
            ,已經出現超過生物圈
             
            的趨勢,導致
             
            增強,全球氣候變暖。
            (3)我國政府提出力爭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請從以下兩方面對自己的日常行為各提一條要求。
            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
             
            ;
            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組卷:196引用:7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