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生物三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脂質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攝入過多的膽固醇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紅細胞膜蛋白而導致溶血 C.分布在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具有緩沖作用 D.膽固醇既是動物細胞膜的重要組分,又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組卷:23引用:2難度:0.9 -
2.多細胞生物個體發育過程中,會出現細胞分裂、分化等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可將植物葉肉細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B.哺乳動物骨髓中造血干細胞可分化出各種細胞 C.細胞的有絲分裂對生物性狀的遺傳有貢獻 D.細胞分化過程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都發生變化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3.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農業大國,有關農諺的資料非常豐富,這些農諺,有的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有的揭示了農作物生長繁殖的規律等。下列有關農諺的解釋,錯誤的是( )
農諺 解釋 ① “稻田水多是糖漿,麥田水多是砒霜” 不同植物對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于增加產量 ② “橘生淮南為桔,生淮北則為枳”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受環境的影響 ③ “大樹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 生物之間的競爭和互利共生影響農作物的產量 ④ “白天熱來夜間冷,一棵豆兒打一捧” 適當提高晝夜溫差,有利于有機物積累,增加產量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4.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膜上存在著兩種運輸葡萄糖的載體SGLT1(主動運輸的載體) 和GLUT2(協助擴散的載體),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繪制如圖所示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實驗可以用來探究不同濃度葡萄糖條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 B.在較高葡萄糖濃度下,細胞主要依賴協助擴散來增大吸收速率 C.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膜上存在SGLT1和GLUT2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D.葡萄糖分子在不同的濃度下都可通過主動運輸和協助擴散兩種方式進入細胞 組卷:17引用:3難度:0.7 -
5.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構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 B.DNA分子中的磷酸與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形成基本骨架 C.環狀質粒DNA分子中,每條鏈上的脫氧核糖均與兩個磷酸基團相連 D.人體內控制β-珠蛋白的基因由1700個堿基對組成,其堿基對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700種 組卷:32引用:2難度:0.7 -
6.如圖為人體細胞中攜帶亮氨酸的RNA循環作用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tRNA分子中的部分堿基兩兩配對形成氫鍵 B.RNA的合成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三種RNA都參與翻譯過程 C.離開核糖體一mRNA復合體的tRNA可再次結合亮氨酸,但不能結合其它氨基酸 D.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3個tRNA的結合位點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7.如圖是某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已確定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不位于XY同源區段),如表是對該家系中1~4號個體進行相關基因檢測(先用某種限制酶切割樣品DNA,再進行電泳)得到的電泳結果(電泳時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移動速率不同)。已知編號a對應的樣品來自圖中4號個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編號 a b c d 條帶1 - - - 條帶2 - - - 條帶3 - - - A.由如圖可知該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由如圖、表可知致病基因內部存在相關限制酶的酶切位點 C.8號個體與該病基因攜帶者結婚生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為 56D.3號個體基因檢測的電泳結果是編號c的條帶類型 組卷:7引用:1難度:0.6
[生物技術實踐]
-
21.對土壤中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研究與應用,使人們能夠利用秸稈等廢棄物生產酒精,用纖維素酶處理服裝面料等。為了尋求高效降解纖維素的微生物,某科研團隊進行了纖維素優勢分解菌的篩選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制備培養基。
②纖維素分解菌的分離、純化。取富集培養后的土樣培養液,經適當稀釋后,移取培養液各0.1mL分別接種到能分別篩選出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的固體培養基上進行分離、純化培養。
③纖維素分解菌的初篩。將已經純化的菌株接種到同一個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上,使用剛果紅染色法,根據培養基平板上透明圈直徑(H)與菌落直徑(h)比值的大小,初步篩選出纖維素優勢分解菌。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培養微生物時,獲得純凈培養物的關鍵是
(2)微生物的接種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劃線法和
(3)微生物吸收的無機鹽的作用是
(4)步驟②③中,若將稀釋后且富含多種類型微生物的土樣培養液直接涂布于同一個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上,可能導致錯過優勢纖維素分解菌的發現,原因是
(5)接種在培養基上初篩分離得到的4個菌株的觀察結果如表。表中H/h的大小與纖維素酶的菌株編號 菌落直徑h(cm) 透明圈直徑H(cm) H/h 1 0.3 0.9 3.00 2 0.3 0.6 2.00 3 0.3 1.3 4.33 4 0.6 2.0 3.33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22.2019年7月21日代孕貓在胚胎移植66天后順利分娩,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大蒜”誕生。這只小獵的母體(貓媽媽)叫做“大蒜”,因疾病死亡,主人舍不得“大蒜”,于是在克隆技術下誕生了這只新的“大蒜”。這次成功培育克隆貓是世界為數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標志著我國在克隆領域又邁進了一大步。如圖為克隆貓“大蒜”培育過程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克隆貓的成功培育用到的胚胎工程技術有
(2)進行過程①和③時,需要為培養細胞提供無菌、無毒的環境,其具體操作有
(3)從“大蒜”身體取出活的體細胞后,對其進行的初次培養稱為
(4)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之一是:哺乳動物發情排卵后,不管是否妊娠,在一段時間內,
(5)假若用過程①培養的細胞做DNA的粗提取與鑒定的實驗,在獲取含DNA的濾液后,可直接在濾液中加入嫩肉粉,其作用是組卷:12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