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青劍湖實驗中學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2月份)
發布:2024/7/17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
-
1.下面是小明同學對身邊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計,其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普通中學生正常步行速度約為5m/s B.一支2B鉛筆的長度約為18cm C.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大約為2cm D.一塊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時間約為4s 組卷:28引用:1難度:0.6 -
2.如圖所示,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好像向上彎折,能正確表示所看到現象的光路圖是( )
A. B. C. D. 組卷:1006引用:10難度:0.5 -
3.在探究紅外線是否具有與可見光相同的傳播規律時,小明利用電視機的紅外線遙控器和電視機等器材,設計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用煙霧顯示紅外線傳播路徑,探究紅外線在空氣中是否沿直線傳播 B.用遙控器隔著透明玻璃照射電視機,探究紅外線能否穿過透明物體 C.用遙控器隔著紙板照射電視機,探究紅外線能否穿過不透明物體 D.用平面鏡反射遙控器發出的紅外線到電視機上,探究平面鏡能否反射紅外線 組卷:725引用:9難度:0.6 -
4.下列有關勻速直線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根據v= 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通過的路程成正比stB.根據s=vt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與所需時間成正比 C.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由運動時間決定 D.汽車沿平直公路每分鐘行駛的路程均為1000米,則汽車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組卷:1501引用:16難度:0.7 -
5.如圖,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維碼的像變小,只需將二維碼靠近凸透鏡 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組卷:2951引用:56難度:0.9 -
6.下列關于光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因為光的折射,我們觀察到日出的時刻會比實際日出時間早 B.平面鏡成像時,物體與平面鏡距離越遠,所成的虛像越小 C.凸透鏡成實像時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成虛像時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D.共享單車的尾燈是靠光的折射來引起后方車輛司機注意的 組卷:35引用:1難度:0.6 -
7.水幕電影是通過高壓水泵和特制水幕發生器,將水自下而上高速噴出,霧化后形成扇形“銀幕”,由專用放映機將影像從水幕后投射在“銀幕”上,形成水幕電影。如圖所示,當水幕前的觀眾觀摩電影時,扇形水幕與水面融為一體,炫彩奪目,讓人產生一種夢幻的感覺。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放映機的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 B.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水幕上成的是虛像 D.炫彩奪目的水幕是光源 組卷:190引用:4難度:0.8 -
8.小明在老師指導下,利用自制水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如圖甲所示,利用記錄的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實驗過程中水透鏡厚度不變)。實驗過程中,下列正確的是( )
A.該水透鏡的焦距是20cm B.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物體應放在距透鏡10cm至20cm之間 C.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縮小的像后,若在水透鏡和物體之間放一凹透鏡,光屏應遠離水透鏡才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 D.實驗后,若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鏡內注水,其焦距變長 組卷:79引用:1難度:0.5 -
9.如圖所示,在“用‘凸透鏡’觀察周圍的景物”活動中,小科將印有綠色環保標志”
”的紙固定在墻上,再將一只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移到標志的正前方,然后改變玻璃杯與標志之間的距離。小科站立時透過玻璃杯和水觀察。下列圖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組卷:1367引用:8難度:0.5 -
10.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主光軸上,它們的初位置如圖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 )
A.僅將蠟燭移至刻度線M的左側某處 B.僅將光屏移至刻度線P的右側某處 C.僅將凸透鏡向左移至刻度N處 D.將透鏡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線Q的右側某處 組卷:2384引用:19難度:0.4
三、解答題(本題共9小題,共42分)
-
30.取兩張等大的圓形紙,分別剪去兩個大小不等的扇形(圖甲所示),再將它們做成圖乙所示的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
(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可將紙錐按如圖乙 (選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釋放。若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可通過比較下落至地面的 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還可以比較同一時刻紙錐下落的 來比較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測量紙錐的下落平均速度,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和 。
(3)實驗中測出紙錐速度為1.06m/s,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31.如圖甲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裝置,小明通過實驗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實驗數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物距u/cm 60 50 35 30 20 19 18 17 16 15 14 12 像距v/cm 12 12.5 14 15 20 21.1 22.5 24.3 26.7 30 35 60
(2)用蠟燭代替小燈泡繼續做實驗小明通過實驗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實驗數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當u=25cm時,像距v應該在 (15~16/16~17/17~18/18~19/19~20)cm范圍內;當u=12cm時,光屏上成 (放大/縮小)的像,此種成像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學儀器?(照相機/投影儀);此時,用遮光板遮住LED光源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相比原來的像會 (變暗/縮小/不完整)。
(3)LED光源的高度h=10cm,小明經過認真測量,得到像高h′與物距u的數據,如圖乙所示,請在圖中畫出h′與u的關系圖像。
(4)某次實驗情況如圖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同學們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光屏上的像變大”的問題,經過討論后形成兩個方案,而且結果都達到目的。方案1: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都向 移動;方案2: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動,只將凸透鏡向 移動適當距離;
(5)若圖甲中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至45cm刻度處,移動光屏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人應在 (選填“蠟燭”或“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成像。組卷:7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