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北京市十一實驗中學九年級(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8/17 0:0:1
一、基礎?運用(共14分)
-
1.八年級某班擬開展“以和為貴”主題班會,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
明“和”之義??中國文化崇尚“和”,有關“和”的思想①yuán遠流長,豐富多彩?!昂汀笔恰昂湍馈?,是真誠待人,不②挑撥離間;“和”是“溫和”,是以理服人,不③強詞奪理;“和”是“④和zhōnɡ共濟”,不同室操戈?!昂汀笔侵腥A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
??我國的“和”文化呈現出極強的包容性,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精神:“和”是對立統一的思想交融,它承認差異,接受有差別的、多樣性的統一【甲】“和”是人與自然關系的融合紐帶,它解讀人與自然的關系并非不是對立的,表達了自然對人的認同感與融合感【乙】同時,“和”也體現出接地氣的實用性特征,“和”能生財、能致祥、能旺家,它根植于百姓的日常思維,是中國百姓樸素的價值追求。
(1)同學們對文段中四處成語的字音或字形發表了不同看法,請你選出看法有誤的一項
A.成語①要表達的意思是“歷史悠久”,根據其本義“源頭很遠,流程很長”,可知拼音處應填寫的漢字是“源”。
B.成語②中含有“引起是非爭端,使別人不和”的意思,字典中“間”在讀四聲的義項中有“挑撥使人不和”,據此可知,“間”的正確讀音應為“jiàn”。
C.成語③的意思是“本來沒有理,硬說成有理”,含有“態度很強硬”的意思,由此可推知,“強”在此處應讀“qiáng”。
D.成語④比喻同心協力,共同克服困難。拼音處對應的漢字應該是表示“內心”之意的“衷”。
(2)請你對文段【甲】【乙】兩處應填入的標點作出判斷,都正確的一項是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組卷:24引用:2難度:0.7 -
2.探“和”之源??“和”與音樂有關?!昂汀弊衷从凇褒槨保╤é)。《說文解字》中說:“龠(yuè),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辟呤侵袊糯环N吹奏的竹制樂器,最初只有三孔,后來發展為多孔,即今所謂的排簫?!褒槨币宰笈缘摹百摺北硇?,以右旁的“禾”表聲,表示吹奏該樂器時,從長短不同的竹管發出的“和和”樂音能調和眾聲。
??古人追求“八音克諧”,即用八種不同材料的樂器演奏出和諧的音樂,達到“大樂與天地同和”的境界,這樣的演奏體現了中華文明的普遍理想:追求多樣性的和諧。
??“中和韶樂”是明清時期規格最高的宮廷雅樂?!爸泻汀?,即中正平和之意,儒家以“致中和”為最高理想。“韶”相傳是大舜時的樂舞,被孔子推尊為盡善盡美,成為歷代雅樂的最高典范。這種音樂的主要樂器是編鐘和編磬(如右圖),樂曲開始時以銅鐘發聲,結束時以玉磬收韻,集眾音之大成,即“金聲玉振”,后來這個詞語也用來形容人的學識。“中和韶樂”可以說是儒家推行禮樂教化理念的一個縮影。
(1)文段“①
(2)讀完文段后,同學們擬寫了一副對聯,你認為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上聯:五韶并奏①
下聯:②致中和A.①慶升平 ②三孔排簫 B.①慶升平 ②八音克諧 C.①鳴盛世 ②三孔排簫 D.①鳴盛世 ②八音克諧 組卷:18難度:0.7 -
3.尋“和”之用為探尋“和”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同學們收集了四幅與“和”有關的書法作品。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A.第一幅是楷書,橫平豎直,方正有力,嚴謹端莊。
B.第二幅是行書,筆法靈活,字體舒展,自然流暢。
C.第三幅是隸書,蠶頭雁尾,厚重典雅,瀟灑飄逸。
D.第四幅是篆書,筆畫繁復,線條勻凈,圓潤古樸。
(2)同學們對四幅書法作品中“和”的內涵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其中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和萬事興”的“和”,是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感受,加強成員間的交流和理解,那么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會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家庭就會和諧興旺。
B.“和善可親”的“和”,是指一個人脾氣隨和,待人厚道,不得罪人,使人愿意接近,即使面對不合理的情況,也可以降低自己的原則標準,謙卑有禮地處理問題。
C.“和為貴”的“和”,是有前提條件的,不是委曲求全,更不是一味縱容,不能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違背原則,破壞制度。
D.“禮之用,和為貴”的“和”,是說面對無法調節的矛盾,要“以禮節之”,也就是通過禮來約束、規范社會秩序,人與人的關系就會自然而然地和諧起來。組卷:18引用:2難度:0.8
四、現代文閱讀(共17分)
-
9.閱讀下面的演講詞,完成問題。
①同學們,最近大家是否關注到這樣一條熱搜——“怪不得能上復旦”。這條熱搜中有一組數據:有同學一年在復旦大學醫科館打卡1424次,有同學一年在館301天,有同學225次學到閉館才離開……這組數據讓我們驚嘆的同時也很振奮。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青年勤奮學習、拒絕“躺平”的精神風貌。
②什么是“躺平”呢?“躺平”是對環境的順從,對困難的妥協,對責任的逃避,這反映出一部分年輕人的心態——不愿努力,安于現狀。然而,“躺平”后只能看到眼前的天花板。你要站起來,走出去,向上攀,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風景。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同學們,我們要拒絕“躺平”,讓青春綻放亮麗的風采。
③青春不“躺平”,青年人要敢于直面困難,勇做奮斗者。只有不斷奮斗,青年才會收獲真正的成功和喜悅。然而,奮斗的道路不會一馬平川,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大家都知道中國短跑“飛人”蘇炳添吧!他克服搶跑被罰下的心理陰影,迎難而上,將起跑磨煉成自己的優勢;他戰勝嚴重的傷病,從挫折中走出,重返巔峰。正是不懼困難、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為他的運動生涯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讓他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越挫越勇。同學們,事業的成功,要靠奮斗來爭取;生命的輝煌,要靠奮斗去鑄就。
④青春不“躺平”,新時代的青年還要勇做創新者。因循守舊的人往往得不到生活的眷顧,勇于創新的人才會獲得更多的機遇。對于AR技術,同學們都不陌生吧!90后科技創業者史曉剛率領青年團隊突破多項AR關鍵核心技術,設計出多種AR產品,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教育、工業等領域。這個團隊雖然平均年齡小,但是他們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豪氣,一頭扎進科技的“無人區”,用創新開啟未來。像這樣不“躺平”的青年,不正是挑起國家未來重任的頂梁柱嗎?他們,無疑是我們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⑤“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時代把責任賦予青年,青年人責無旁貸,要勇挑時代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和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1916年,27歲的李大釗在《新青年》雜志發表了《青春》一文,他吶喊“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他呼吁青年為建設朝氣蓬勃的中國而奮斗。今天,在鄉村振興一線,我們處處能看到青年駐村干部奔波忙碌的身影。他們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正是因為一代代中國青年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勇于擔當,拒絕“躺平”,才有我們今天的盛世中華。
⑥同學們,我們站立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國。我們怎樣,國家就怎樣!讓我們不畏艱險,努力奮斗,為青春打上最亮麗的底色;讓我們開拓進取,勇敢創新,為青春插上騰飛的翅膀;讓我們勇擔重任,立于時代潮頭,奏出青春樂章的最強音!
⑦同學們,讓我們共勉——青春不“躺平”,吾輩當自強!
(根據相關資料整理)(1)根據你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擬寫一個能體現本文演講主題的題目。(8個字以內)
(2)根據演講內容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甲】第②段首先解釋什么是“躺平”,接著分析年輕人“躺平”的心態,進而指出不“躺平”的意義,最后發出號召。
【乙】第③④段列舉中國“飛人”蘇炳添和史曉剛及其團隊的事例,意在引導青年人認識到勇做奮斗者的重要性。
【丙】第⑤段從歷史和現實兩個層面,用李大釗和青年駐村干部的事例,充分論證了青年要心系國家、勇于擔當的觀點。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這篇演講詞第③④段的論述內容,為主人公寫一段贊美的話。
【材料】
2010年,楊永修成為中國一汽技術中心一名普通的數控技術工人。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術,他白天邊看師傅操作邊抄代碼,下班后加練到深夜。他堅持寫實訓總結報告,把遇到的技術難題記錄下來,請教師傅逐一解決。他還大膽創新,不斷攻克核心技術的關鍵點,取得國家專利18項,創新成果在國家發明展中獲得多個獎項。今天,34歲的他成為集60余項個人榮譽于一身的“大國工匠”。組卷:47難度:0.5
五、作文(共40分)
-
10.寫作。
行走在山水間,我們看到神奇瑰麗的自然之美;行走在人世間,我們感受到情意的可貴、品行的美好;行走在過去或未來,我們擁有更多超越時空的思考……
請將“行走在_______”補充完整,構成你的作文題目,寫一篇寫實記敘文。組卷: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