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七年級(下)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7/23 8:0:8

          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僅有一個正確選項。多選、錯選、

          • 1.農戶用來孵小雞的雞蛋就是受精卵,雞蛋受精發生在蛋殼形成前。下列關于雞的胚胎發育方式及受精方式判斷正確的是(  )

            組卷:42引用:1難度:0.5
          • 2.絲瓜是夏季常見蔬菜,農戶為來年能繼續種植,常選擇粗壯的絲瓜留在藤上,直至絲瓜變輕變黃,再采摘。來年將里面種子(如圖)倒出播種即可。該繁殖方式屬于(  )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3.鎮紙(如圖)是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品,在書寫作畫時,用鎮紙壓住紙張防止紙張移動。制作鎮紙的材料比較常見的有玉、石、銅、烏木等。回答下面問題。
            鎮紙放置在紙上,對紙施加的壓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

            組卷:125引用:2難度:0.5
          • 4.鎮紙(如圖)是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品,在書寫作畫時,用鎮紙壓住紙張防止紙張移動。制作鎮紙的材料比較常見的有玉、石、銅、烏木等。回答下面問題。
            放上鎮紙后,寫字作畫時紙張不易水平移動。阻礙紙張移動的力是(  )

            組卷:56引用:1難度:0.5
          • 5.鎮紙(如圖)是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品,在書寫作畫時,用鎮紙壓住紙張防止紙張移動。制作鎮紙的材料比較常見的有玉、石、銅、烏木等。回答下面問題。
            將鎮紙放置在玻璃上,鎮紙通過玻璃所成的像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6.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小明查閱資料,利用溫州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約為38度,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約為85度,制作了“二十四節氣觀測儀”(如甲圖),圭上刻度如乙圖。回答下面問題。

            觀測儀通過觀察“表”在“圭”上的影長來確定節氣。影子形成的原理是(  )

            組卷:65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8小題,第11題6分,第12題8分,第13題9分,第14題8分,第15題6分,第16題9分,第17題9分,第18題15分,共70分)

          • 17.老年人“老花”后需佩戴老花鏡進行矯正。隨著老花進一步加劇,看不同距離時需佩戴不同度數的老花鏡,使用并不方便。雙光老花鏡(如圖甲)是利用一副眼鏡上下部分鏡片度數不同,同時解決看遠處和看近處的問題。小明想比較鏡片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鏡片度數大小,查閱了資料,并進行了模擬實驗。
            ?
            雙光老花鏡上下部分均為凸透鏡,凸透鏡眼鏡的度數越高,焦距越小。
            水透鏡可通過注水或者抽水改變焦距大小。
            【模擬實驗】
            步驟1:調整蠟燭燭焰中心、水透鏡光心、光屏中心三者位于同一高度;
            步驟2:將水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80厘米處,光屏固定在90厘米處,移動蠟燭,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如圖乙),記錄此時物距,并測出此時水透鏡焦距;
            步驟3:保證水透鏡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蠟燭到50厘米處,通過抽注水,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再測出此時水透鏡焦距;
            步驟4:多次改變蠟燭位置,重復上述實驗,記錄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像距/厘米 物距/厘米 焦距/厘米
            1 10 10 5
            2 10 30 7.5
            3 10 40 8
            (1)第2次實驗中觀察到的像的特征為
            。(寫出兩點)
            (2)測量透鏡焦距有多種方法,請寫出其中一種。
            (3)結合實驗數據,比較雙光老花鏡上下部分的度數大小并說明判斷依據。

            組卷:65引用:1難度:0.5
          • 18.科學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器材開展“液體密度計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包括設計、制作、調試、改進、發布五個環節。
            器材:量程為0~2.5牛的彈簧測力計、1個小桶、量筒、水等。
            (1)【設計】同學們經過小組討論,對液體密度計的設計原理達成了一致意見:將液體密度刻度標刻在彈簧測力計上,向小桶中加入等體積待測液體,從彈簧測力計上讀數即可。但對于加入液體體積同學們有不同觀點:
            觀點1:應加入50毫升待測液體
            觀點2:應加入100毫升待測液體
            老師認為這兩種添加方式各有優缺點。請你任選一種觀點,說明利用該觀點設計的液體密度計相較于另一種的優點是

            (2)【制作】小明采用觀點1設計密度計。他將彈簧測力計刻度值改為液體密度值,依次標定“0”“1”等刻度;單位由“N”改為“g/cm3”。
            ①標定“0”刻度:將小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穩定后,將此時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標為0。
            ②標定“1”刻度:
            。(填寫標定刻度具體操作)
            ③標定剩余的刻度。
            (3)【調試】小明向小桶中加入50毫升已知密度的液體,將小桶掛在密度計上,示數如甲所示。則該液體密度為
            克/厘米3
            (4)【改進】各組展示過程中,小明通過觀察不同組作品,認為可設計雙量程液體密度計。他先在小桶上標注100mL位置(如乙圖),再將彈簧測力計的左側刻度改為密度刻度。請計算采用觀點2制作的密度計的最大密度值。(g取10牛/千克)
            (5)【發布】為該液體密度計設計使用說明書。
            雙量程液體密度計使用說明書
            【量程選擇】
            具有大小兩個量程,若待測量超過小量程或無法預估待測量時,則應使用大量程,以保護測量儀器;若待測量未超過小量程,則應使用小量程,提高測量精確度。
            【使用方法】
            第1步:先將待測液體加到
            毫升標記線,待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后讀數;
            第2步:若液體密度處于
            范圍,記錄液體密度值;
            若液體密度處于
            范圍,需
            ,待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后讀數,記錄液體密度值。

            組卷:15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