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2020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3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近10年間,全國耕地減少1.13億畝,主要流向林地和園地。如圖示意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構成。據此完成8~9題。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水平持續上升,我國耕地總面積有所減少,但糧食總產量連年增長,主要原因是( )A.氣象災害減少 B.交通運輸條件改善 C.市場需求量增加 D.農業技術水平提高 組卷:259引用:21難度:0.5 -
2.讀下表,根據因地制宜原則,該地區最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是( )
我國某地土地資源構成表類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其他 比重 7.1% 15.7% 48.23% 28.97% A.種植業 B.林業 C.漁業 D.畜牧業 組卷:415引用:33難度:0.9 -
3.如圖是“我國某兩種農作物優勢產區分布示意圖”,圖中①、②代表的農作物依次是( )
A.①大豆、②棉花 B.①甘蔗、②油菜 C.①油菜、②大豆 D.①棉花、②甘蔗 組卷:298引用:41難度:0.5 -
4.關于石漠化地區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開墾荒地,提高糧食產量 B.發展適合石漠化地區的特色產業 C.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 D.合理利用水土資源,解決溫飽和飲水問題 組卷:58引用:5難度:0.7 -
5.下列溫度帶與作物熟制對應正確的是( )
A.甲--一年一熟 B.乙--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 C.丙--一年三熟 D.丁--一年兩熟到三熟 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6.下列四位同學對家鄉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家在東北平原,這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發展畜牧業 B.我家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水草豐茂,可以發展林業 C.我家在長白山區,不宜耕種,卻有利于漁業的發展 D.我家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濕熱,適宜發展種植業 組卷:25引用:4難度:0.5 -
7.我國近年來“溫室無土栽培生產”得到推廣的重要原因是( )
A.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點 B.熱量和水分的需要 C.城市和工業發展的需要 D.市場經濟和農業技術的發展 組卷:129引用:7難度:0.7 -
8.創匯農業以外向型為主要特征,所生產的農產品主要面向國際市場。下列不屬于創匯農業基地的是( )
A.閩南 B.山東半島 C.珠江三角洲 D.江漢平原 組卷:66引用:3難度:0.6 -
9.我國優良畜種三河牛、三河馬分布的牧區是( )
A.新疆牧區 B.青海牧區 C.西藏牧區 D.內蒙古牧區 組卷:86引用:5難度:0.6 -
10.下列地區,是我國熱帶經濟作物主要產地的是( )
A.洞庭湖平原 B.東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海南島 組卷:155引用:66難度:0.7 -
11.北方地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 )
A.小麥 B.水稻 C.高粱 D.玉米 組卷:17引用:14難度:0.5 -
12.我國有“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記載,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性質不同 B.氣候條件不同 C.地形類型不同 D.市場需求不同 組卷:133引用:4難度:0.5
二、解答題(共30分)
-
37.讀四大工業基地圖,完成要求。
(1)寫出我國四個工業基地的名稱
①
③
(2)A大致為我國的
(3)上海寶山鋼鐵聯合企業計劃建成大鋼鐵企業,下列建設條件中與實際不相符的是
A.附近有鐵礦和煤礦
B.水陸交通便利,便于運進原料
C.科技人才多,技術力量強
D.工業發達,需要大量鋼材
(4)在遼寧省鞍山市布局鋼鐵工業,其主導區位因素是
A.有便利的水陸交通
B.有豐富的煤鐵資源
C.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D.有充足的水能資源組卷:37引用:2難度:0.4 -
38.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主要農作物種子的自主選育。如圖示意我國三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及部分農作物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大豆主產區主要位于華北平原和
(2)三大育種基地中,熱量最豐富的是
(3)大豆主產區與油菜主產區氣候特征的共同點是
(4)甘肅育種基地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優勢氣候條件是組卷:267引用:9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