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蘇省鹽城市濱海中學高考物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5/1/6 0:0:2
一、單項選擇題:共11題,每小題4分,共4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定義物理量的一種常用方法,如電場強度E、導體的電阻R、電容C、磁感應強度B、電流強度I、電勢φ、電勢差UAB都是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下列幾組公式均屬于定義式的是( )
A.E= C=FqB=ES4πkdFILB.E= B=FqUAB=FILWABqC.R= E=kUIC=Qr2QUD.R= I=ρLSφ=qtErq組卷:182引用:6難度:0.9 -
2.戽斗[hùdǒu]是古代一種小型的人力提水灌田農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如圖所示,兩人雙手執繩牽斗取水,在繩子長度一定時( )
A.兩人站得越近越省力 B.兩人站得越遠越省力 C.兩邊繩子與豎直方向夾角為60°時最省力 D.繩子拉力大小與兩人距離遠近無關 組卷:677引用:8難度:0.8 -
3.中國的面食文化博大精深,種類繁多,其中“山西刀削面”堪稱天下一絕,傳統的操作手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將面削到開水鍋里。如圖所示,小面圈剛被削離時距開水鍋的高度為h,與鍋沿的水平距離為L,鍋的半徑也為L,將削出的小面圈的運動視為平拋運動,且小面圈都落入鍋中,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關于所有小面圈在空中運動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運動的時間都相同 B.速度的變化量都相同 C.落入鍋中時,最大速度是最小速度的3倍 D.若初速度為v0,則L <v0<3Lg2hg2h組卷:405引用:11難度:0.5 -
4.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飛行軌跡可以簡化為如圖所示:首先進入近地圓軌道Ⅰ,在P點進入橢圓軌道Ⅱ,到達遠地點Q后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到達月球附近后進入環月軌道。近地圓軌道Ⅰ的半徑為r1,周期為T1,橢圓軌道Ⅱ的半長軸為a,周期為T2,環月軌道Ⅲ的半徑為r3,周期為T3,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地球自轉,忽略太陽引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r31T21=a3T22r33T23B.嫦娥五號在軌道Ⅰ上運行速度大于 gRC.嫦娥五號在橢圓軌道Ⅱ上P點的加速度大于在圓軌道Ⅰ上P點的加速度 D.嫦娥五號沿橢圓軌道Ⅱ從P點向Q點飛行的過程中,地球對它的引力做負功 組卷:396引用:5難度:0.6 -
5.極限跳傘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空中極限運動,它的獨特魅力在于跳傘者通常起跳后傘并不是馬上自動打開,而是由跳傘者自己控制開傘時間,這樣冒險者就可以把刺激域值的大小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傘打開前可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打開傘后空氣阻力與速度平方成正比,跳傘者先減速下降,最后勻速下落。如果用h表示下落的高度,t表示下落的時間,Ep表示重力勢能(以地面為零勢能面),Ek表示動能,E表示機械能,v表示下落時的速度。在整個過程中下列圖象可能符合事實的是( )
A. B. C. D. 組卷:437引用:5難度:0.6
四、解答題
-
16.如圖所示,AB為光滑的
圓弧軌道,半徑R=0.8m,BC為距地面高h=1.25m的粗糙水平軌道,長L=2.0m,與AB軌道相切于B點。小物塊N放在水平軌道末端的C點,將小物塊M從圓弧軌道的最高點A由靜止釋放,經過一段時間后與小物塊N發生碰撞,碰撞后小物塊N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點,小物塊M落在E點。已知D點到C點的水平距離xD=0.75m,D、E兩點間的距離Δx=0.125m,小物塊M與水平軌道BC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兩小物塊均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求:14
(1)小物塊剛到達B點的壓力與重力之比;
(2)碰撞前瞬間小物塊M的速度大小;
(3)小物塊M和小物塊N的質量之比。組卷:509引用:4難度:0.5 -
17.如圖所示,在xOy平面內,MN與y軸平行,間距為d,其間有沿x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E.y軸左側有寬為L的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MN右側空間存在范圍足夠寬、垂直紙面的勻強磁場(圖中未標出)。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從P(d,0)沿x軸負方向以v0的初速度射入勻強電場。粒子到達O點后,經過一段時間還能再次回到O點。已知電場強度E=
,粒子重力不計。3mv202qd
(1)求粒子到O點的速度大小;
(2)求y軸左側磁場區域磁感應強度B1的大小應滿足什么條件?
(3)若滿足(2)的條件,求MN右側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2和y軸左側磁場區域磁感應強度B1的大小關系。組卷:273引用:5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