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四中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8 5:30:3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將符合題意的選項的字母涂黑,每小題3分,共60分。)
-
1.金秋九月,我們告別小學,滿懷希望跨進中學校園。關于初中生活,正確的說法是( )
A.不適應就趁早放棄 B.讓新生活適應自己 C.任其發展,得過且過 D.把握機遇,接受挑戰 組卷:8引用:4難度:0.6 -
2.一位同學在升入初中后,在日記中寫道:功課從“寥寥無幾”到“五花八門”;老師從“里里外外”到“大幅放權”;同學從“街坊鄰居”到“五湖四海”。這主要表明( )
A.初中的課程比小學的難度要大得多 B.他喜歡小學生活,不喜歡初中生活 C.初中生活與小學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D.初中生活與小學生活相比有了新變化 組卷:16引用:10難度:0.7 -
3.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機會和挑戰同在。這表現在( )
①新的集體豐富我們的品格和個性
②新的課程讓學習充滿辛苦
③豐富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
④各種實踐活動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之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5引用:2難度:0.6 -
4.七年級的學生小楠,2021年12月9日晚上在家觀看了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課程演示了微重力狀態下的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等。小楠受益匪淺,小楠在家學習告訴我們( )
A.以后課堂都要搬到太空了 B.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 C.太空課堂遙不可及 D.我們只需要學好課本上的知識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5.“禾下乘涼追夢去,稻香四海惠蒼生”是袁隆平院士一生的夢想。追夢路上,他常說:“成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知識是基礎,研究需要付出汗水,靈感是思想的火花,還要搶抓機遇”。袁隆平院士的言行,啟示我們要( )
①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知識
②靜待花開,努力提升素養
③少年有夢,樹立遠大理想
④艱苦奮斗,實干創造輝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08引用:52難度:0.7 -
6.2021年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這啟示我們( )
A.樹立夢想,就能實現生命價值 B.增強自信,為夢想堅持努力 C.勇于擔責,只為獲得社會點贊 D.樹立大志,必會成國家棟梁 組卷:64引用:6難度:0.8 -
7.中國夢是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國家、民族強盛的夢,也是人民的幸福夢。下列關于夢想的說法,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夢想是成就未來的指路明燈 B.夢想能激發我們生命的熱情 C.只要有了夢想就能變成現實 D.夢想能帶給我們希望和信念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8.古人有語“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我們中學生能從這些古語中獲得的信息是( )
①我們不用多角度地認識自己
②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促進自我發展
③認識自己的人,一定能夠成功
④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創造出精彩人生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9.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在學習,終身都需要學習。中考作為我們初中生重要的人生節點,學習遠沒有結束,學無正境。因此我們( )
①都要想辦法進入社會,從實踐中學習
②只需要學習書本知識,在理論上學習
③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
④要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學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97引用:7難度:0.8
四、簡答題(3個小題,每題3分,共18分)
-
26.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會學習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以上三句名言古訓分別對我們學會學習有何啟示?
(1)
(2)
(3)組卷:1引用:3難度:0.6
五、實踐探究題(共10分)
-
27.一位少年在他的博客中寫道:“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們的夢想就是祖國的夢想,我們就是將來祖國的棟梁,祖國的精英。也許有人會認為很可笑,但我不這么認為,我的夢想,就是祖國的夢想,只有我們的夢想實現了,祖國才會繁榮富強 我的夢,便是中國的夢。祖國,或許正因為我們這些少年而變得更加熠熠生輝。我們少年的中國夢就從課本開始,從生活自理開始,一步一印,追求心中扎下深根的夢。莫笑我年少輕狂,正因為少年,因為青春,所以我們敢有夢,敢去追逐,我從學習上開始努力,圓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材料說明青少年為什么要有夢想?
(2)我們怎樣才能實現夢想?組卷:13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