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北京交大附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9/24 4:0:9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35題,1-20小題每題1分,21-3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細胞學說揭示了(  )

            組卷:37引用:6難度:0.8
          • 2.關于利用光學顯微鏡的高倍鏡觀察臨時裝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3.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COVID-19”,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以下與冠狀病毒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7引用:5難度:0.7
          • 4.以下對于口腔上皮細胞和大腸桿菌共性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5.下列物質不屬于脂質的是(  )

            組卷:71引用:48難度:0.9
          • 6.蛋白質在人體內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組卷:18引用:2難度:0.9
          • 7.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

            組卷:115引用:40難度:0.9
          • 8.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大熊貓。大熊貓小腸絨毛上皮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9.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可以用于細胞內合成(  )

            組卷:168引用:68難度:0.7
          • 10.下列關于蛋白質和DNA共性的概括不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11.下列元素中,構成有機物基本骨架的是(  )

            組卷:241引用:114難度:0.9
          • 12.決定自然界中真核生物多樣性和特異性的根本原因是(  )

            組卷:33引用:5難度:0.7
          • 13.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  )

            組卷:14引用:5難度:0.9
          • 14.下列有關細胞中糖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8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7道大題,共39空,除特殊標記外,每空1分,共50分。

          • 41.請閱讀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回答問題
            20世紀60年代,有人提出:在生命起源之初,地球上可能存在一個RNA世界。在原始生命中,RNA既承擔著遺傳信息載體的功能,又具有催化化學反應的作用。
            現有很多證據支持“RNA世界論”的觀點。例如,RNA能自我復制,滿足遺傳物質傳遞遺傳信息的要求;RNA既可作為核糖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能在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中作為DNA與蛋白質之間的信息紐帶;科學家在原生動物四膜蟲等生物中發現了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后,又陸續發現核酶參與細胞的一些生命活動。
            隨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發現蛋白質有更復雜的氨基酸序列,更多樣的空間結構,催化特定的底物發生化學反應,而RNA在催化反應的多樣性及效率上均不如蛋白質。所以,RNA的催化功能逐漸被蛋白質代替。
            RNA結構不穩定,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發生突變。RNA還能發生自身催化的水解反應,不易產生更長的多核苷酸鏈,攜帶的遺傳信息量有限。所以,RNA作為遺傳物質的功能逐漸被DNA代替。現今的絕大多數生物均以DNA為遺傳物質,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DNA不含堿基U。研究發現堿基C容易自發脫氨基而轉變為U,若DNA含堿基U,與DNA復制相關的“修復系統”就無法區分并切除突變而來的U,導致DNA攜帶遺傳信息的準確性降低。
            地球生命共同傳承著幾十億年來原始RNA演繹的生命之樹,生命演化之初的RNA世界已轉變為當今由RNA、DNA和蛋白質共同組成的生命世界。
            (1)核酶的化學本質是
             

            (2)RNA病毒的遺傳信息蘊藏在
             
            的排列順序中。
            (3)在“RNA世界”以后的億萬年進化過程中,RNA作為
             
            的功能分別被蛋白質和DNA代替。
            (4)在進化過程中,絕大多數生物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的原因是:與RNA相比,DNA分子
             
            (多選)。
            a.結構簡單    b.堿基種類多    c.結構相對穩定    d.復制的準確性高
            (5)有人認為“生命都是一家”。結合上文,你是否認同這一說法,請說明理由:
             

            組卷:11引用:1難度:0.6
          • 42.芽殖酵母屬于單細胞真核生物。為尋找調控蛋白分泌的相關基因,科學家以酸性磷酸酶(P酶)為指標,篩選酵母蛋白分泌突變株并進行了研究。
            (1)酵母細胞中合成的蛋白分泌到細胞膜外,依賴于細胞膜結構的
             
            性。
            (2)用化學誘變劑處理,在酵母中篩選出蛋白分泌異常的突變株(sec1)。無磷酸鹽培養液可促進酵母P酶的分泌,分泌到胞外的P酶活性可反映P酶的量。將酵母置于無磷酸鹽培養液中,對sec1和野生型的胞外P酶檢測結果如圖。

            據圖可知,24℃時sec1和野生型胞外P酶隨時間而增加。轉入37℃后,sec1胞外P酶呈現
             
            的趨勢,表現出分泌缺陷表型,表明sec1是一種溫度敏感型突變株。
            (3)37℃培養1h后電鏡觀察發現,與野生型相比,sec1中由高爾基體形成的分泌泡在細胞質中大量積累。由此推測野生型Sec1基因的功能是促進
             
            的融合。
            (4)由37℃轉回24℃并加入蛋白合成抑制劑后,sec1胞外P酶重新增加。對該實驗現象的合理解釋是
             

            (5)現已得到許多溫度敏感型的蛋白分泌突變株。若要進一步確定某突變株的突變基因在37℃條件下影響蛋白分泌的哪一階段,可作為鑒定指標的是:突變體
             
            (單選)。
            A.蛋白分泌受阻,在細胞內積累
            B.與蛋白分泌相關的胞內結構的形態、數量發生改變
            C.細胞分裂停止,逐漸死亡

            組卷: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