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西玉林市容縣七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8分,共30分)

          • 1.2022年4月20日至22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主題為“疫情與世界: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你對亞洲在全球的地理位置知道多少呢?圖1為亞洲位置圖,圖2為亞洲主要河流分布圖。讀圖,完成1~4題。
            ?
            亞洲是亞洲人共同的“家”,關于這個“大家庭”的“左鄰右舍”,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2.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的年會于4月20日至22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論壇宗旨是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如圖為亞洲地理分區圖。據此完成1~3題。

            亞洲所跨緯度大致在11°S~81°N之間,據此不能判斷的是(  )

            組卷:16引用:0難度:0.50
          • 3.讀“亞洲河流分布略圖”,完成1~3題。

            亞洲河流的流向大多是(  )

            組卷:3引用:0難度:0.90

          二、綜合題(30分)

          •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996年至今,袁隆平團隊通過聯合國糧農組織,向非洲一些國家示范、推廣雜交水稻技術。如圖為非洲雜交水稻試驗基地分布示意圖。
            (1)非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被稱為“
             
            大陸”。
            (2)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特點是
             

            (3)造成圖中赤道穿過的地區東、西部氣候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4)水稻試驗基地多分布在
             

            A.北半球的熱帶地區
            B.地中海氣候區
            C.高原、高山氣候區
            D.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
            (5)非洲氣候類型以
             
            氣候為主,降水不穩定導致旱災頻發,非洲有“饑餓的大陸”之稱,非洲國家引進雜交水稻技術,主要是為了
             

            組卷:4引用:3難度:0.5
          • 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2018年2月7日,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在恩克斯堡島為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舉行了選址奠基儀式,羅斯海新站位于南極三大灣系之一的羅斯海區域沿岸,已于2022年建成。圖1為南極洲示意圖,圖2為南極洲氣候資料圖。
            ?
            (1)我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羅斯海新站在長城站的
             
            方向。
            (2)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是
             
            洲,所以有些科學考察隊選擇從此大洲進入南極大陸。在南極科考活動中,會受到
             
            、干燥、烈風的惡劣天氣影響。
            (3)在南極地區有著廣闊的冰原和冰架,而冰下卻蘊藏有煤炭資源(煤炭是千萬年前森林被埋在地下形成的),說明了這里曾經發生了
             
            (海陸變遷、氣候變暖)現象。
            (4)據圖2分析,到南極考察的最佳時間是
             

            A.11月到次年3月
            B.7月到9月
            C.北半球的夏季
            D.什么時間去考察都可以

            組卷:35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