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重慶八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9/5 1:0:8
一、選擇題
-
1.如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某人患腎小球腎炎,將會導致②中蛋白質減少,形成組織水腫 B.從外界攝入的K+進入細胞的途徑為:外界環境→消化系統→A→①→②→組織細胞 C.①中若Ca2+濃度過高,易引起肌肉抽搐 D.淋巴細胞生活的內環境只有③ 組卷:67引用:17難度:0.7 -
2.痛風是指人體內長期嘌呤代謝異常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引起的疾病,血液中尿酸含量持續偏高是其病癥之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體內含有嘌呤的物質有DNA、RNA、ATP等 B.當人體內尿酸含量過高時會引發痛風,屬于穩態失調現象 C.人體腎功能異常可能導致痛風的形成 D.正常人體輸尿管中的尿素可維持內環境pH相對穩定 組卷:11引用:5難度:0.6 -
3.當人體突然處在非常危險的環境時,人體的激素與神經調控情況應該是( )
A.副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 B.交感神經興奮,支氣管收縮減緩空氣的刺激 C.副交感神經興奮,腸胃蠕動增強以促進營養吸收應對緊張環境 D.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 組卷:9引用:9難度:0.9 -
4.關于大腦皮層中央前回與軀體各部分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引起頭面部運動 B.手代表區在中央前回所占的區域較大與其運動精細復雜程度有關 C.下肢的運動的代表區位于中央前回的中部 D.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 組卷:8引用:8難度:0.7 -
5.“漸凍癥”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的運動神經細胞受到損傷,肌肉逐漸萎縮無力,直至癱瘓,而患者大腦始終保持清醒。如圖是ALS患者病變部位的有關生理過程,NMDA為膜上的結構,經檢測ALS患者突觸間隙的谷氨酸含量比正常人高,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
A.谷氨酸合成后儲存在突觸小泡內,其目的是防止被細胞內的酶降解 B.ALS發病的機理可能是由谷氨酸引起的突觸后神經元滲透壓升高從而受損 C.對ALS患者注射神經類藥物進行治療時,病人既沒有感覺也沒有反應 D.可通過注射抑制谷氨酸釋放的藥物緩解此病癥 組卷:25引用:7難度:0.7 -
6.關于激素的發現與探究歷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由小腸黏膜分泌 B.斯他林和貝利斯利用鹽酸和小腸黏膜提取液靜脈注射,排除神經調節的干擾 C.摘除胰腺體現了“減法原理”,注射胰腺提取液體現了“加法原理” D.沃泰默將稀鹽酸注入狗的切除神經的小腸內,結果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說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經調節 組卷:17引用:3難度:0.6 -
7.腎素也被稱為血管緊張素原酶,是一種蛋白質類水解酶,是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成分。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是腎臟內的一種升壓調節體系,其部分調節過程如圖所示,其中“+”代表促進。細胞外液含量下降時會刺激腎小球旁細胞分泌腎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腎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參與了血壓的調節 B.細胞外液的含量下降會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使腎臟重吸收的鈉離子增加 C.腎素的分泌量增加使人的應激性大大提高,此時人體血管收縮 D.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活性可以產生降壓的效果 組卷:4引用:5難度:0.7 -
8.生物學中經常會用概念圖的形式表示某些概念或生理現象之間的關系,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若M表示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②③分別代表下丘腦和大腦皮層,則①可代表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 B.若M表示胰島A細胞,①代表低血糖,則②③可分別代表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和脂肪分解 C.若M表示下丘腦,①代表寒冷刺激,則②③可分別代表毛細血管收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等 D.若M表示神經遞質,①代表的突觸前神經元興奮,則②③分別代表下一個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 組卷:2引用:5難度:0.7 -
9.樹突狀細胞的CD80分子與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的CD28分子識別后,可完成抗原呈遞。與CD28分子相比,癌細胞膜上的PD-L1與樹突狀細胞的CD80分子結合的親和力更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癌癥的發生與免疫系統的免疫自穩功能低下或失調有關 B.當PD-L1和CD28同時存在時,CD80將優先結合PD-L1 C.PD-L1減少了癌細胞被細胞毒性T細胞裂解的機會 D.能與PD-L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可以作為治療癌癥的藥物 組卷:5引用:6難度:0.7 -
10.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抗原都是外來異物 B.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C.吞噬細胞可參與特異性免疫 D.HIV主要攻擊人體的T細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組卷:9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9.林場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種山鼠的危害。通常,對于鼠害較為嚴重的林場,僅在林場的局部區域(苗圃)進行藥物滅鼠,對鼠害的控制很難持久有效。回答下列問題:
(1)在資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條件下,山鼠種群的增長曲線呈
(2)通常,種群具有個體所沒有的特征,如種群密度、年齡結構等。那么種群的年齡結構是指
(3)調查山鼠的種群密度(不考慮山鼠的遷入和遷出):在1 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72只,標記并放歸;幾天后第二次捕獲了60只,其中有9只帶有標記,則該種群密度是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0.生命本質上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基因與環境的“共舞”,才會奏響生命與環境相適應、協同進化的美妙“樂章”。
(1)造血干細胞走向不同“命運”的過程稱為
(2)遺傳學家提出中心法則,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的遺傳信息傳遞過程。請繪出中心法則圖解
(3)有關生物進化的理論中,有一種觀點叫做“獲得性遺傳”,認為“獲得的變異可遺傳給后代”。從基因與環境關系角度,這種觀點是否有科學依據?并闡述你的理由組卷:1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