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師大附屬實驗中學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6 1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 1.智能機器人不屬于生物,原因之一是它(  )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 2.初一種植小組的同學們探究了溫度、酸堿度對于植株生長的影響,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

            組卷:13引用:5難度:0.5
          • 3.在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時,某學生小組的實驗結果是光照處鼠婦數量多于黑暗處。對此結果,同學們持懷疑態度,想繼續進行探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組卷:102引用:9難度:0.6
          • 4.使用顯微鏡觀察時,若想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量最多,可以選用的鏡頭組合是(  )

            組卷:54引用:6難度:0.5
          • 5.制作臨時裝片對于我們認識生物顯微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如圖表示制作植物臨時裝片的過程。下述操作步驟中,順序正確的是(  )

            組卷:38引用:5難度:0.4
          • 6.如下表實驗操作及其目的的敘述,錯誤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目的
            A 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清水 保持細胞形態
            B 制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盡可能切得薄 利于光線透過
            C 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碘液 便于觀察細胞核
            D 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取蓋玻片并緩緩放下 避免產生氣泡

            組卷:12引用:2難度:0.4
          • 7.人體細胞需要不斷獲取營養、排出代謝廢物,細胞結構中能控制物質進出的是(  )

            組卷:58引用:12難度:0.7
          • 8.獼猴喜歡吃獼猴桃,這兩種生物細胞中共有的結構是(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葉綠體
            ④線粒體
            ⑤細胞核
            ⑥液泡
            ⑦細胞質

            組卷:51引用:5難度:0.7
          • 9.我國對人臉識別技術的研究世界領先,控制人臉的遺傳信息存在于(  )

            組卷:54引用:4難度:0.5
          • 10.植物細胞分裂的模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05引用:9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蔬菜栽培過程中,如何施肥是關鍵。長期過量施用化肥會導致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板結。由動物糞便和作物秸稈發酵而成的有機肥施用后對土壤改良有利。
            (1)施肥能夠增加農作物產量,是因為肥料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多種
             
            ,它們能夠被植物的根所吸收。
            (2)研究人員將實驗田平均分為四個區域,采用不同方式施肥,一段時間后測量花椰菜的各項生理指標,結果如下表所示。
            組號 施肥方式 二氧化碳吸收速率(μmol/m2?s) 單球重(g)
            1 標準量化肥 21.01 849
            2 減量化肥 20.24 832
            3 標準量化肥+有機肥 23.44 867
            4 減量化肥+有機肥 22.05 856
            ①應從每片施肥區域中
             
            (填“隨機”或“特定”)選取一定株數的花椰菜測定各項指標,并分別計算各項指標的
             
            ,從而減小誤差。
            ②分別對比表中第1組和第
             
            組、第2組和第
             
            組可知,添加有機肥能促進花椰菜的光合作用,原因是施用有機肥時,土壤釋放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多,花椰菜的單球重顯著增加。請從有機物積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研究人員統計了各組花椰菜對肥料的利用率,結果如圖所示。綜合分析表中和圖中的數據,結合環境保護、肥料利用率及產量等方面,建議當地農民采用
             
            的方式施肥。

            組卷:89引用:1難度:0.3
          • 30.閱讀科普文,回答問題:
            2021年12月科學家們宣布他們創造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可以復制的活體機器人,稱為Xenobots3.0。一個毫米級的生命體機器人。但是它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也不是動物物種,而是一種活的可編程的有機體。它由超級計算機的進化算法設計,由2020年取自非洲爪蟾早期胚胎的500到1000個可以收縮和舒張的心臟細胞和提供更堅固結構的皮膚細胞構成,可以存活大約7天到10天。
            研究人員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景,他們把足夠多的Xenobots放置在培養皿中,在顯微鏡下會看到它們會慢慢靠近并聚集起來,最后會堆積起來并將干細胞(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重新組合出新的Xenobots,幾天后這些新組裝出來的Xenobots會變成和母體一模一樣的Xenobots,周而復始像地復制自己的副本一樣,不斷的自我繁殖。
            生命體機器人是非常前沿且不成熟的技術,就像早期的計算機一樣,還沒有任何實際應用。但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分子生物學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可能會被用于人體和外界環境中的許多任務,例如降解海洋中的微塑料顆粒、根系檢查和再生醫學等,但前提是要嚴格控制住活體機器人不讓它突破人類的控制。
            (1)非洲爪蟾的生命是從一個細胞——
             
            開始的,通過
             
            使細胞數量不斷增多,此過程中變化最為明顯的是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載體——
             
            ,它會先精確
             
            再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保證了新細胞與原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2)非洲爪蟾早期胚胎的皮膚細胞與心臟細胞在
             
            、結構和
             
            有明顯的不同,這是細胞
             
            的結果。
            (3)閱讀文章后關于生命體機器人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Xenobots的誕生是生物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產物
            B.Xenobots的自我復制與干細胞的功能高度相關
            C.Xenobots的研究在未來醫療領域可能將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D.Xenobots的研究不需要擔心任何倫理學的問題

            組卷:32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