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31 17:0:3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其中第1-15小題,每小題2分,第16-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請將符合題意的選項的序號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涂黑)
-
1.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氮氣可以制作硝酸 D.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 組卷:56引用:2難度:0.6 -
2.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常用作保護氣的是( )
A.氮氣 B.氧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組卷:372引用:56難度:0.9 -
3.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加碘食鹽 B.硬水 C.蒸餾水 D.豆漿 組卷:19引用:5難度:0.9 -
4.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量取液體B.
傾倒液體C.
滴加液體D.
點燃酒精燈組卷:61引用:6難度:0.9 -
5.月壤富含豐富的鈦、鋁、鉀等.下列對這里所述“鈦”、“鋁”、“鉀”的含義描述最準確的是( )
A.單質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組卷:20引用:3難度:0.9 -
6.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生活中的現象,解釋錯誤的是( )
A.將6000L的氧氣加壓裝入40L的鋼瓶,說明氧分子之間有間隔 B.熱脹冷縮現象,說明分子的大小隨溫度升降而改變 C.聞到花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D.濕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說明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 組卷:78引用:13難度:0.6 -
7.許多成語隱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解釋,錯誤的是( )
A.“杯水車薪”--可燃物的量少,導致火焰熄滅 B.“鉆木取火”--讓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之燃燒 C.“煽風點火”--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 D.“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組卷:95引用:4難度:0.9 -
8.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B.魚類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氧氣易溶于水 C.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 D.用燃燒法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紅磷 組卷:11引用:3難度:0.9 -
9.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光 組卷:136引用:10難度:0.9
三、實驗題(本大題2題,共16分)
-
27.蚊蟲叮咬時,會分泌蟻酸.化學小組同學對蟻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對其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蟻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質?
【查閱資料】Ⅰ.蟻酸的化學名稱叫甲酸,化學式為HCOOH。
Ⅱ.蟻酸隔絕空氣并加熱時會分解生成兩種氧化物。
Ⅲ.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實驗探究】
(1)向盛有蟻酸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到溶液顏色變成
(2)小芳同學根據蟻酸中含有氫元素,推測出蟻酸在隔絕空氣并加熱分解時生成水。
(3)對它分解生成的另一種氧化物,小敏提出兩種猜想:猜想Ⅰ是CO2;猜想Ⅱ是CO;他們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先向裝置中通入一會N2,再將蟻酸分解產生的氣體通入其中。
①先通N2的目的是
②若裝置A中無明顯變化,則猜想Ⅰ
③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現象為
④裝置D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結論】甲酸受熱能分解,生成水和一氧化碳。
【討論交流】從環保角度看,該裝置存在的明顯缺陷是組卷:19引用:1難度:0.5
四、分析與計算(本大題共1個小題,共6分)
-
28.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40g石灰石樣品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漸加入稀鹽酸,使之與樣品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時,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100g,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為129g.請計算:
(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要有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0.1%)。組卷:33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