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一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
            ①研究pH、溫度對a-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至少設置3組實驗
            ②由AUTC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種,T2噬菌體的堿基最多有5種
            ③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元素含量占比例最多的是C
            ④過氧化氫在加熱和加肝臟研磨液條件下分解的實驗原理相同
            ⑤b條由c個氨基酸組成的肽鏈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目至少為b+c,最多需要c個轉運核糖核酸參與運輸
            ⑥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在相互影響中的不斷進化和發展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2.大腸桿菌色氨酸操縱子(如圖)通過控制色氨酸合成酶的合成調控細胞內色氨酸的合成,它的激活與否和細胞內色氨酸的濃度有關。色氨酸濃度較高時,色氨酸與阻遏蛋白結合抑制色氨酸合成酶的合成。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3.一位生物學家研究了100個細胞,把每個細胞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含有細胞核,另一部分沒有細胞核,所有細胞都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得到表1、表2所示數據。下列解釋不合理的是(  )
            時間/d 1 2 3 4
            細胞無核部分的存活個數 81 62 20 0
            表1
            時間/d 1 2 3 4 10 30
            細胞有核部分的存活個數 79 78 77 74 67 65
            表2。

            組卷:11引用:6難度:0.7
          • 4.某種H+-ATPase是一種位于膜上的載體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夠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量逆濃度梯度跨膜轉運H+。某植物氣孔的保衛細胞如圖所示,測得其pH為6.3,將其放置在pH為5的溶液中,分別在圖中三種實驗條件下放置10min,測得實驗后三組溶液的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H+-ATPase的抑制劑會抑制ATP水解)。下列有關推測不合理的是(  )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5.將玉米的PEPC酶基因與PPDK酶基因導入水稻后,在某一溫度下測得光照強度對轉雙基因水稻和原種水稻的光合速率影響如圖1,在光照為1000μmol?m-2s-1下測得溫度影響光合速率如圖2請據圖分析合理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6.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結果如圖甲所示。圖乙裝置可以用來測定光合速率,裝置中的碳酸氫鈉溶液可維持瓶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該裝置置于20℃環境中。實驗開始時,針筒的讀數是0.2mL,毛細管內的水滴在位置X。20min后,針筒的容量需要調至0.6mL的讀數,才能使水滴仍維持在位置X處。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7.生物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下列有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8.下列關于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9引用:8難度:0.7

          選做題(只選做一道題)

          • 23.硝基苯酚是工業污水中的重要污染物,某同學欲從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中分離能分解硝基苯酚的細菌。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為了篩選出污泥中可分解硝基苯酚的細菌,在配制培養基時應選擇
             
            作為碳源。
            (2)純化菌株時,通常使用的劃線工具是
             
            。某個平板經培養后,第一劃線區域的劃線上都不間斷地長滿了菌落,第二劃線區域的第一條線上無菌落,其他線上有菌落,分析造成第二劃線區域第一條線上無菌落的可能原因是:
             

            (3)進行梯度稀釋時的一般操作是將1mL菌液移入盛有
             
            mL無菌水的試管中,常用
             
            法進行活菌計數。
            (4)實驗數據顯示,當培養基中加入碳源——葡萄糖時,該細菌降解硝基苯酚的速率明顯提高,原因可能是:
             

            (5)為探究硝基苯酚被降解的機制,將該菌種的培養液過濾后離心,取上清液進行如圖所示實驗。該實驗的假設是
             
            。該實驗設計是否合理?為什么?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4.育種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如圖四組實驗。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Ⅰ過程由番茄韌皮部細胞形成幼苗A的過程要經過
             
            形成愈傷組織,再經過再分化形成幼苗,該過程依據的原理是
             

            (2)植物組織培養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營養、
             
            、溫度和光照外,還必須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
            (3)已知番茄的紅果(Y)對黃果(y)為顯性,少室(M)對多室(m)為顯性,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用紅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進行Ⅱ、Ⅲ有關實驗,則Ⅱ過程中,從花粉形成幼苗B所進行的細胞分裂方式是
             
            。Ⅲ過程中植物體C的基因型為
             

            (4)獲得植物體D首先需對番茄和馬鈴薯的韌皮部細胞用
             
            酶處理以去除細胞壁。
            (5)獲得植物體D的過程叫
             
            。植物體D并沒有如科學家所想象的那樣,地上結番茄,地下長馬鈴薯,試分析原因
             

            組卷:17引用:3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