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平頂山市中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布:2024/11/23 7:0:1
一.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
-
1.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唐詩《鳥鳴澗》中未直接體現生命現象的是( )
A.人閑桂花落 B.夜靜春山空 C.月出驚山鳥 D.時鳴春澗中 組卷:17引用:3難度:0.7 -
2.一種代號為H39的原生動物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動物。H39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組卷:31引用:2難度:0.9 -
3.在光線明亮的實驗室,某同學無論怎么調節遮光器和反光鏡,視野始終漆黑一片,其原因很可能是( )
A.目鏡和物鏡組合不合理 B.顯微鏡的物鏡未對準通光孔 C.“標本”放置偏離通光孔 D.粗、細準焦螺旋調節不當 組卷:17引用:1難度:0.4 -
4.月季花作為平頂山市的市花,象征著吉祥、幸福、堅韌。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與月季花顏色有關的色素主要存在于細胞的液泡中 B.月季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C.月季花瓣和種子中的有機物主要從土壤中吸收而來 D.月季可以凈化空氣、降低噪音,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5.中國小麥產量世界第一,河南小麥產量全國第一。下列有關小麥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麥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從外界攝取的水分主要用于合成有機物 B.小麥葉片制造的有機物通過導管運輸至種子內儲存 C.小麥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子葉中,可為人和其他動物提供食物 D.小麥作為生產者參與了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組卷:34引用:2難度:0.5 -
6.豌豆煮食能生津解渴、消腫脹。如圖是豌豆果實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豌豆花的主要結構是雌蕊和雄蕊 B.花粉落在雌蕊柱頭上叫做受精 C.種子由豌豆花中的胚珠發育而成 D.豌豆花的子房中含有多個胚珠 組卷:33引用:2難度:0.5 -
7.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在家里放上幾盆綠色植物,除了看上去賞心悅目之外,還能凈化室內空氣。但麗麗建議媽媽睡前把臥室的花卉搬出來,其主要原因是( )
A.夜晚花卉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用于合成有機物,導致臥室內的空氣干燥 B.夜晚花卉的蒸騰作用持續進行,導致臥室內的空氣潮濕 C.夜晚花卉消耗氧氣,并釋放二氧化碳,導致臥室內的空氣質量下降 D.夜晚花卉會釋放有毒氣體,危害人體健康 組卷:23引用:4難度:0.5 -
8.安德維爾呼吸法,俗稱“478呼吸睡眠法“,可幫助身體放松,不僅有助于睡眠,還能緩解焦慮。具體步驟為:步驟一慢慢用鼻子吸氣4秒;步驟二憋氣7秒;步驟三嘴唇微開吐氣8秒,下列對此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進行步驟一時:肋間肌和膈肌收縮→胸廓容積擴大→氣體入肺 B.進行步驟二時:肋間肌和膈肌均保持收縮狀態 C.進行步驟三時:肋間肌和膈肌舒張→胸廓容積縮小→氣體出肺 D.吸氣過程中,氣體依次經過鼻咽、喉、支氣管、氣管、肺泡 組卷:47引用: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道題,3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除注明外,每空1分。
-
24.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 因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榮獲2021年度生命科學突破獎。他和他的團隊發現,孕期胎兒會釋放其DNA到母體內,通過分析母體外周血中的胎兒DNA,可及早診斷唐氏綜合征及多種遺傳病。現時全球每年有超過90個國家逾7百萬名孕婦受惠。
資料二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17日,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Science》(科學)官網公布了2021年度全球十大科學突破評選結果。其中,“體外胚胎培養為早期發育研究打開新窗戶、單克隆抗體治療傳染性疾病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對人類療效首次證明”等7項科學突破均與生物科學直接相關。
(1)孕婦外周血中的胎兒DNA,主要來自于胎兒細胞的
(2)以色列科學家在人造小鼠子宮環境中,讓多個胚胎發育成具有完整器官的小鼠胎兒。該研究進展有望為子宮外孕育生命提供可能。目前,人類早期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過程中,經過不斷地細胞
(3)科研人員從新冠肺炎康復者體內捕獲抗體,并由此克隆出大量的抗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排抗體。這些單克隆抗體只針對新冠病毒發揮免疫作用,而對其它病原體不起作用,這屬于
(4)目前,基因編輯通常有兩種方法:刪除目的基因和插入目的基因。圖中所示的基因編輯方法是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25.2022年3月24日,最新一期的學術期刊《國際環境》上發表的文章顯示,來自荷蘭的科學研究團隊首次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了微塑料。因為血液在人的全身流通,并且將我們的器官連接起來,也可能就意味著,人體的器官已經受到微塑料的侵害,或者遍布了全身,這再一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產生的直徑小于5mm的顆粒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生物體內。科研人員利用小鼠進行了相關研究,實驗操作及結果如下表所示。
組別 小鼠數量(只) 喂養方式 實驗結果 小腸絨毛狀態 體重增加值(g/只) 甲 20 每只飼喂?的普通飼料8g/只,連續27天 數量多,排列整齊 7.34 乙 20 每只飼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飼料8g/只,連續27天 數量少,排列散亂 1.84 丙 20 每日飼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飼料8g/只,連續27天 基本消失 -0.12
(2)實驗中甲組起對照作用,關于其飼喂方式,表格中的“?”處應填寫
(3)由實驗結果可知,與甲組比較,乙、丙兩組小鼠小腸絨毛數量減少甚至消失,影響小鼠的
(4)為消除微塑料A對小鼠機體造成的損傷,進行了小鼠的恢復飼養實驗。若小腸絨毛出現數量多、排列
(5)為減少微塑料的產生及對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
b.對塑料制品進行分類回收
c.經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尋找可無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組卷:28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