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9/22 5:0:8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其對應的字母涂黑。
-
1.如果說個人是一滴水,那么社會就是容納億萬滴水的浩瀚海洋。下列說法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B.人的身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 C.浩瀚海洋才能容納得了個人 D.人們在交往中形成各種關系 組卷:3引用:4難度:0.5 -
2.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段話告訴我們( )
①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②社會是險惡的,要小心謹慎
③要學會從社會這本書中獲取知識
④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3.八年級學生浩浩在日記本里寫出了自己的心聲(如圖)。面對浩浩的煩惱,作為好朋友的你應該對他說( )
A.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服務他人和獲得他人服務 B.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 C.我們要想方設法從社會中獲取物質支持和精神營養 D.我們應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親社會行為 組卷:0引用:4難度:0.8 -
4.“最美彎腰女孩”給老人系鞋帶、“小暖男”擦干座位積水主動讓座、“最美小芳護士”跪地 三次搶救昏迷學生……這些“舉手之勞”如一股股暖流溫暖了我們整座島城。為學習這些善舉,某班級擬召開主題班會。下列最適合的主題是( )
A.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B.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C.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D.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組卷:104引用:37難度:0.7 -
5.從來沒有一個渠道,能夠匯集如此之多的民間聲音;從來沒有一個空間,可以容納如此之眾共商國是;從來沒有一種力量,能夠把互不相識的大眾意見凝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中國互聯網做到了,中國網民做到了。這意味著( )
①網絡成為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保障
②網絡成為促進社會民主政治進步的重要平臺
③網絡反腐逐步成為廉政建設的利器
④網絡成為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重要渠道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組卷:5引用:7難度:0.8 -
6.“每人前進一小步,社會前進一大步”,這句公益廣告語主要告訴我們( )
A.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B.積極關心社會是現代人應有的品質 C.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D.個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 組卷:40引用:23難度:0.9 -
7.如圖漫畫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
A.社會生活有秩序 B.維護秩序靠規則 C.遵守規則靠自覺 D.將規則內化于心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3小題,共40分)?
-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社會生活需要一種有序化狀態。
材料一:在某旅游景區的檢票口,十幾名游客自覺排好長隊,耐心等待工作人員依次檢票進入景區,其間沒有出現游客插隊、擁擠等現象,景區里面綠樹成蔭,處處干凈整潔,還有文明勸導員向游客發放文明旅游宣傳單,處處洋溢著文明之風。在這樣的氛圍下,游客們都自覺遵守景區的相關規定,沒有出現游客破壞景區環境的現象。
材料二:近年來,網上外賣訂餐平臺發展得如火如荼。然而為了搶時間,不少外賣送餐員簡直是在“用生命送餐”:無視交通規則,逆行、闖紅燈、超速行駛,與此同時導致的交通事故也與日俱增。“一旦沒有按時送到就要罰錢,因此如何送達是我的自由,而且也實在是沒辦法啊!”很多外賣送餐員對自己的交通違規行為也顯得很無奈……針對媒體,公眾對外賣騎手交通安全問題的關注,某外賣平臺發布聲明,表示將更好地優化系統,在為用戶提供準時配送服務的同時,調度系統會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同時改進騎手獎勵模式,讓騎手在保障安全的同時獲得更實際的回報。
(1)結合材料一,分析社會生活為什么需要有序化狀態?
(2)結合兩則材料,談談怎樣才能確保社會生活的有序化狀態?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在社會中成長”為議題開展學習探究活動,并請你參與。
【探究一:感悟成長】
如圖是李俊同學一天中的兩個生活片段。*片段一:早自習期間,老師講了幾個與誠信有關的小故事,李俊感受到了誠信的重要性。
*片段二:晚上放學,李俊看到交警在學校附近維護交通秩序。
【探究二:融入社會】
讓志愿服務走進我們的初中生活。某校為八年級學生設計志愿服務實踐性作業,可選項目類型如下:□陽光助殘□關愛老人□同伴幫扶□健康科普
□環境保護□社區管理□文化傳承□其他
(2)根據以上材料,談談你“讓志愿服務走進我們的初中生活”的認識。
【探究三:奉獻社會】
在家里,我們是子女,面對的是父母;在學校,我們是學生,面對的是老師和同學;在單位,我們是員工,面對的是同事和客戶;在路上,我們是行人,面對的是社會道德和法律法規的約束。我們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身在其中。可見,我們與社會的距離應當是零距離。
(3)為了使自己更好地“與社會零距離”,你打算怎樣做?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