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26課 詩詞五首 飲酒》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12/21 13:30:7

          一、選擇題。

          • 1.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組卷:225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對古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飲酒(其五)
            陶淵明 東晉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組卷:645引用:3難度:0.5
          • 3.對下面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組卷:362引用:2難度:0.7

          二、綜合性學習。

          • 4.(1)“采”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有以下義項:①摘  ②開采  ③搜集  ④選取  ⑤精神,神色.
            結(jié)合字形和義項你認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2)請任選一句,說說下列詩句中的“采”包含著怎樣的心情。
            A.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jīng)?關(guān)雎》)
            B.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我選(
             
            )句,“采”的時候心情是
             

            組卷:9引用:1難度:0.7

          三、對比閱讀。

          • 5.閱讀下面兩篇作品,完成問題。
            【甲】飲酒(其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愛蓮說(節(jié)選)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乙】文劃線句中的“陶”即為【甲】詩的作者:
             
            (朝代)
             
            (人名)。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3)下列選項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心遠地自偏”的意思是“居住在偏僻之地就能心存高遠”。
            B.【乙】文的標題“愛蓮說”的意思是“說一說自己喜愛蓮花的原因”。
            C.【甲】詩“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寄托了作者與山林為伍的美好情意。
            D.【乙】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了內(nèi)心正直,不拉攏勾結(jié)的品質(zhì)。
            (4)【甲】詩和【乙】文都表達了作者
             
            這一共同的生活態(tài)度,但【甲】詩作者對
             
            的向往和熱愛并不是【乙】文作者的人生追求。

            組卷:119引用:4難度:0.5
          • 6.閱讀下面兩段詩文,完成問題。
            【甲】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甲詩的題目是“
             
            ”,作者是東晉詩人陶淵明;乙文的作者是
             
            代哲學家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3)下列對詩文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心遠地自偏”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紛擾的閑適心境。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寫出了作者沒有知己的孤獨。
            C.“欲辨已忘言”與出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迷惘。
            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寫出了作者對牡丹值得眾人喜愛的認同。
            (4)甲詩和乙文都通過寫花來表達生活態(tài)度,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以看出詩人的生活態(tài)度是
             
            ,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是
             

            組卷:116引用:4難度:0.8
          • 7.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飲酒(其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記(節(jié)選)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下列選項錯誤的一項是
             

            A.甲詩乙文的作者均為東晉大詩人陶淵明。
            B.陶淵明,一名侃,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
            C.陶淵明有“田園詩人”之稱,也是田園派鼻祖。
            D.甲詩乙文均有感而發(fā),寫于作者辭官歸隱之后。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下面選項恰當?shù)囊豁検?!--BA-->
             

            A.甲詩中的“心遠”“悠然”等詞語表現(xiàn)出詩人心境高遠、超凡脫俗的恬淡心境。
            B.甲詩結(jié)句言盡而意無窮,隱約流露出作者歸隱后淡淡的悵憫與迷茫,令人回味。
            C.乙文中“不足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謙虛低調(diào)、不希望外人打擾的心理。
            D.乙文末段劉子驥探尋未果的描述,更顯桃花源亦真亦幻,文章主旨也朦朧隱晦。
            (4)作者借甲詩表達對
             
            生活的熱愛:借乙文表達對
             
            的理想社會的憧憬,兩詩文都含蓄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
             

            組卷:123引用:3難度:0.9

          四、詩歌鑒賞。

          • 8.下面兩首詩同是寫菊,兩位詩人抒發(fā)的情感一樣嗎?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加以分析。
            雪霽霜晴,獨尋山徑,菊花猶盛,感而賦詩
            [宋]王禹偁
            狼藉金錢撒野塘,幾叢無力臥斜陽。
            爭偷暖律輸桃李,獨亞寒枝負雪霜。
            誰惜晚芳同我折,自憐孤艷襲人香。
            幽懷遠慕陶彭澤,且擷殘英泛一觴。
            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①(《雪霽霜晴,獨尋山徑,菊花猶盛,感而賦詩》)本詩作于淳化三年秋天,時詩人謫宦商州一年。②(暖律)溫暖的節(jié)候。③(幽懷)隱藏在內(nèi)心的情感。④(陶彭 澤)東晉詩人陶淵明。

            組卷:24引用:2難度:0.6
          • 9.閱讀陶淵明的《飲酒》,完成各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境?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對《飲酒》(其五)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詩首句交代詩人隱居之地乃是眾人聚居之地。
            B.“心遠地自偏”寫出詩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詩人隱居生活的迷惘狀態(tài)。
            D.本詩語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渾然融合。
            (3)選出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語言直接道出作者對幽美平靜的田園的喜愛,對車馬喧囂的官場的厭倦。
            B.三、四句采用問話的形式,借飲酒人之間的對話來表現(xiàn)作者對超塵脫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寫田園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歸林飛鳥構(gòu)成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面,表現(xiàn)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閑自得的心情。
            D.這首詩是《飲酒》(其五)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詩景、情、理融為一體,意境深遠含蓄,語言樸素自然。

            組卷:50引用:1難度:0.5
          • 10.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游山西村
            陸游
            英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
             

            A.(甲)詩寫秋日晚景,敘歸隱之樂,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饒有理趣。
            B.(甲)詩首句寫鬧中取靜的閑適之美,到尾句則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迷惘。
            C.(乙)詩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緊扣一個“游”字,描繪了一幅江南風光圖。
            D.(乙)詩中“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待客的盛情,“疑”字寫出了曲折多變的景色。
            (2)請從兩首詩①②兩處畫線句中,任選一句進行簡要賞析。

            組卷:50引用:2難度:0.5
          • 11.閱讀古詩《飲酒》,完成下面小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所展現(xiàn)的畫面。
            (2)“淡而有味”是陶詩的藝術(shù)特點之一請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中舉例分析。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 12.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小題。
            雪霽霜晴,獨尋山徑,菊花猶盛,感而賦詩
            [宋]王禹偁
            狼藉金錢撒野塘,幾叢無力臥斜陽。
            爭偷暖律輸桃李,獨亞寒枝負雪霜。
            誰惜晚芳同我折,自憐孤艷襲人香。
            幽懷遠慕陶彭澤,且擷殘英泛一觴。
            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釋】①:本詩作于淳化三年秋天,時詩人謫宦商州一年。②暖律:溫暖的節(jié)候。③幽懷:隱藏在內(nèi)心的情感。④陶彭澤:東晉詩人陶淵明。
            (1)首聯(lián)通過“狼藉”“撒”“幾叢”“臥”等詞語,寫出菊花
             
             
            等特點。
            (2)同是寫菊,兩位詩人抒發(fā)的情感一樣嗎?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加以賞析。

            組卷:101引用:4難度:0.7
          • 1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你從“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讀出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2)下列對本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歌第二句中的“車馬”是指達官貴人的高車駿馬。
            B.“悠然見南山”的“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現(xiàn)了詩人心靈的自由和愜意。
            C.詩中的“心遠”“悠然”表明了詩人的心境。
            D.全詩熱情謳歌了閑適、寧靜的田園生活,而結(jié)句“欲辨已忘言”則表明了詩人隱居生活的迷惘狀態(tài)。

            組卷:353引用:4難度:0.7

          四、詩歌鑒賞。

          • 3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飲酒(其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詩中“心遠地自偏”一句該如何理解?
            (2)請從煉字角度說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

            組卷:75引用:2難度:0.5
          • 40.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問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畫面。
            (2)“淡而有味”是陶詩的藝術(shù)特點之一,請結(jié)合詩中的畫線句簡要分析。

            組卷:151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