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東省泰安市高新區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布:2024/7/19 8:0:9
一、基礎知識(18分,每小題3分)
-
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字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但在南國,雨仍然偶爾造訪大地,但它變得更吝(lìng)嗇了。它既不傾盆瓢潑(pō),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 B.我曾俯瞰(kàn)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一片紅暈(yùn),那里有我的戰友和親人。 C.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lòu)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dīng)正。 D.名人做一點錯事,寫起來叫名人逸(yì)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強(qiáng)詞奪理,叫作雄辯,凡人就是狡辯了。 組卷:11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晚上我們通常把它關在屋里睡覺,早晨一放它出來,它總是迫不及侍地來找我。 B.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治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 C.我尋求愛情,其次是因為愛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顆震顫的心,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測的深淵。 D.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間精神小屋堅固幽雅的要訣。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突然間,我如夢初醒,有一種神奇的感覺在我腦中激蕩,我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秘了,知道了“水”這個詞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 B.他的太太卻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將曬衣服的竹竿擱在珠蘭的枝條上,枝折了,還要憤憤地咒罵道:“死尸!” C.你那手指頭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后來卻異想天開,想得到一筆什么賠償費了。 D.再就寫景說,無論何種境遇,要描寫得惟妙惟肖,都要費許多筆墨。但是大手筆只選擇兩三件事輕描淡寫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通過中國全球影響力的提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青年學習漢語。 B.故宮文創之所以成為“網紅”,是因為其挖掘了文創的日常實用價值的緣故。 C.大學生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 D.在書香文化浸潤下,學校逐漸營造了善思善行的校風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組卷:25引用:1難度:0.8 -
5.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他的那條大狗也像主人一樣,安靜,忠厚,不張揚。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兒!” C.一個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會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組卷:40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題。
-
1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前方??一輛破舊的汽車臨時停在路旁,它不知來自何方?它積了一身厚厚的塵埃。一車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著前方。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于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歸家,說明他們在此之前,曾有離家之舉。而遠行,則是離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
??當人類還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是在幾乎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的。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總是看見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動物大遷徙的宏大場面:它們不停地奔跑,翻過一道道山,游過一條條河,穿過一片片戈壁灘,其間,不時遭到猛獸的襲擊與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動人心的遷徙。前方在召喚它們,它們只有奮蹄挺進。其實,人類的祖先也在這遷徙中度過了漫長的光陰。
??后來,人類有了家。然而,先前的習性與欲望依然沒有寂滅。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
??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展自己。它總在誘惑著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離家也許是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逃離家園,結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影。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因此,這世界上就有了路。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遠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馬車,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
??路連接著家與前方。人們借著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當然也可以說,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運。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
??即便有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
??人們早已發現,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
??坐在這輛車里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里,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象:車吼叫著,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著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了,并且總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里,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游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的。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人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于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樣:回家的心思,總在心頭。中國古代詩歌,有許多篇幅是交給思鄉之情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古詩十九首》)“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盧綸)“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悲劇的不可避免,在于人無法還家;更在于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那位崔顥,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著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并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注]本文是為一幅攝影作品寫的“攝影散文”。文中“一輛破舊的汽車”“坐在車上的人們”“手托下巴“的男子都是攝影圖片中的形象。
(1)根據語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
(2)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義。
①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
②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3)“一輛破舊的汽車”在文章多次出現,在文章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4)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人又有著無盡的歸鄉情結,如何理解這種困惑?組卷:16引用:1難度:0.3
三、作文(50分)
-
15.??香,有花草之香、書墨之香、品德之香……留住香氣,留下香氣,濡染自我,感染他人,有益社會。請以“留香”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感情真摯,不得抄襲。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1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