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高教版拓展模塊(第四版)《孔雀東南飛(并序)》2022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5/30 8:0:9

          一、基礎知識應用

          • 1.查閱資料,在橫線處填入正確的內容。
            《孔雀東南飛》原題為
             
            ,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部
             
            敘事詩。開頭有一篇小序,介紹了
             
            。故事發生在
             
            ,但成詩時間可能稍后一些,并在流傳中得到充實提高。后收入
             
             
            所編的
             
            。這首詩的體裁是
             
            ,詩的序曲以孔雀失偶
             
            ,尾聲以
             
            作結,富有民族特色。全詩在創作手法上是
             
            的,通過
             
             
            的愛情悲劇,揭露了
             
            ;結尾的手法又是
             
            的,表達了
             
            。全詩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藝術特色都達到很高成就,為人稱頌。人們歷來把這首詩與
             
            朝的
             
            稱為“樂府雙璧”。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3.選出句中加點字讀音不同的一項,將答案填入相應的編輯框內。
            (1)A.見常日稀   B.兒已薄祿   C.會不從許   D.登即許和
             

            (2)A.便可速遣之   B.不得便相許   C.便言多令才   D.便作旦夕間
             

            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與表達能力訓練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從詩歌類別來看,這首詩是
             
            ,屬于
             
            詩。
            (2)對這首詩文句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過南京流入長江的秦淮河。
            B.“商女”,茶樓酒館里侍候客人的歌女。
            C.“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樓歌唱,詩人從船上聽去,所以說“隔江”。
            D.“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后主所作的樂曲,歷來被人看做“亡國之音”。
            (3)關于這首唐詩,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首句寫景,二句敘事。寫景,連用“籠”字,說出夜色的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為下句“商女”作了鋪墊。
            B.詩中描繪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圖,寄寓詩人的憂愁與傷感。
            C.商女熱衷歌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詩人意在批判她們的幼稚無知,沉湎于紙醉金迷的生活。
            D.全詩表現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慮,語言清新洗練,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詩中的優秀之作。
            (4)這首詩的作者是
             
            ,他以寫
             
            詩見長。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三)
            晏子辭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使吏致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晏子辭。三致之,終再拜而辭曰:“嬰之家不貧,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嬰之家不貧也。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為筐篋之藏也,仁人不為也;進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財遷于它人,是為宰藏也,智者不為也。夫十總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br />      景公謂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書社五百封管仲,不辭而受,子辭之何也?”晏子曰:“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嬰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節選自《晏子春秋》)(1)下列加點字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使吏千金與市租(送)
            B.終再拜而辭曰(拜兩次)
            C.使者,言之公(背叛)
            D.一豆之食,足于(內心)
            (2)下列加點字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景公使使者至,分食 民俱有三年之
            B.晏子千金 之何也
            C.是臣代君民也 臣不若之美也
            D.為宰藏也 不知木蘭女郎
            (3)下列省略句補充錯誤的一項是
             

            A.請以(之)奉賓客
            B.使者反,言之(于)公
            C.厚取之(于)君而不施于民
            D.(晏子)不辭而受
            (4)下列句子翻譯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②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A.①晏子家如果貧窮的話 ②圣明的人考慮得再多,也難免會有失誤
            B.①晏子家如果貧窮的話 ②圣明的人憂慮多了,就一定會有失誤
            C.①晏子家窮得像這樣 ②圣明的人考慮得再多,也難免會有失誤
            D.①晏子家窮得像這樣 ②圣明的人憂慮多了,就一定會有失誤
            (5)對該語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景公派的使臣來到晏子家時,晏子正在吃飯,晏子把食物分出來給使臣,結果兩人都沒吃飽。
            B.晏子家里很窮,齊景公派人送去千金,但晏子沒接受。
            C.晏子認為任何事物,只要是內心滿足,就可以免于憂患
            D.管仲當初接受齊桓公的賜封完全是一個錯誤,所以晏子不敢效仿。

            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