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連江一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

          • 1.下列關于群落類型和群落演替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2.某種群數量增長的形式呈現“S”型曲線,K值為環境容納量,如圖為該種群的
            K
            -
            種群數量
            K
            隨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下列相關分析合理的是( ?。?/h2>

            組卷:29引用:3難度:0.7
          • 3.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9引用:4難度:0.7
          • 4.某種螺可以捕食多種藻類,但捕食喜好不同。L、M兩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數量的甲、乙、丙三種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時間后,將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開始統計L、M中的藻類數量,結果如圖所示。實驗期間螺數量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12引用:17難度:0.6
          • 5.如圖為碳循環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8難度:0.7
          • 6.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2難度:0.6
          • 7.如圖所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頭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下列歸類正確的是(  )

            組卷:280引用:9難度:0.7
          • 8.調查1公頃范圍內某種鼠的種群密度時,第一次捕獲并標記39只鼠,第二次捕獲34只鼠,其中有標記的鼠15只。標記物不影響鼠的生存和活動并可用于探測鼠的狀態,若探測到第一次標記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競爭、天敵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該段時間內有鼠出生而種群總數量穩定,則該區域該種鼠的實際種群密度最接近于(結果取整數)( ?。?/h2>

            組卷:440引用:27難度:0.8

          二、非選擇題(5題,共60分)

          • 24.紫莖澤蘭又名破壞草、臭草,為菊科澤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亞灌木,原產于中美洲。大約于20世紀40年代傳入我國,紫莖澤蘭對中國畜牧業和草原生態系統構成很大破壞,造成巨大損失?;卮鹣铝袉栴}。
            (1)紫莖澤蘭入侵草地后會快速繁殖和變化。第一年其株高可達30cm,第二年可達1m以上,第三年在草地的覆蓋度可達85%~95%。在這三年中,其種群數量變化呈
             
            ,原因是
             

            (2)紫莖澤蘭入侵草地的三年內,牧草生長受到嚴重抑制,原植被遭破壞。其中一個原因是紫莖澤蘭可產生某些化學物質滲入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紫莖澤蘭逐漸成為草地的優勢種,其判斷的依據是
             

            (3)本地物種對紫莖澤蘭進行替代控制是一種較好的控制紫莖澤蘭的方法。為了篩選目標替代植物,科研人員選擇本地物種南酸棗(落葉喬木)、假地豆(小灌木)和狗尾草(禾本植物)進行了相關研究。如圖為紫莖澤蘭單種和混種時的株高、生物量的研究結果。

            ①替代植物控制的實質就是利用本地物種與紫莖澤蘭的
             
            。
            ②紫莖澤蘭有一種特殊的氣味,用它染出的布料有驅除蚊蟲的功效,這是利用生態系統的
             
            功能,對有害動物進行防治。
            ③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最好選擇假地豆作為替代植物,理由是
             
            。
            ④為進一步研究紫莖澤蘭是否會影響狗尾草的生長,還需進行的實驗是
             
            。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25.為治理被污染的水體,科研人員通過引進河水、引種植物等措施,建成了城市濕地景觀公園。如圖所示,A區域主要種植蘆葦,B區域主要種植伊樂藻,C區域主要種植苦草,圖中箭頭代表水流方向。一段時間后,污染的水體環境明顯得到改善。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公園建設時,要考慮各區域各種生物的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能力,避免系統的失衡和破壞,這主要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
             
            原理。
            (2)蘆葦生長快,能大量吸收污水中N、P等營養物質,同時對汞等重金屬及其它有害物質具有較強的富集能力。對于蘆葦的后期處理有兩種方案:
            a、蘆葦秸稈就地掩埋后還田;
            b、收割后輸出加工處理。
            你認為這兩種方案中較合理的是
             
            ,并說明理由
             
            。
            (3)試分析BC區域選擇植物搭配時,除景觀環境外,從生物學角度需要考慮下列哪些因素?
             
            。
            ①食用價值
            ②對本地環境的適應性
            ③對N、P等元素的吸收能力
            ④與本土物種的種間關系
            (4)通過測量水體中的溶氧量,可反映污水治理的效果。檢測時,將水樣稀釋處理,置于適宜條件下,檢測水樣中溶氧量的變化,結果顯示5天后溶氧量下降,原因可能是
             
            。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