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長沙市八年級(上)入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共38分)

          • 1.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9
          • 3.下列語段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 4.下列語序的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她不僅擔綱節目的主持工作。
            ②節目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并感動于他們讓觀眾遇見了大千世界。
            ③還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轉型大型電視節目的幕后制作。
            ④《朗讀者》是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電視經驗的一次全情綻放。
            ⑤董卿表示《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⑥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

            組卷:898引用:28難度:0.7

          二、閱讀。(共49分)

          • 12.議論文閱讀。
            知恥心可貴
            馬譽煒
            ??①前些時日看央視節目《開講啦》,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雪健講的一段話令我深思。他說他在上世紀80年代話劇《九一三事件》中飾演林彪、90年代電影《焦裕祿》中飾演焦裕祿時,都曾有為飾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個月之內突擊減肥20多斤的經歷,靠執著追求和艱辛努力贏得了觀眾認可與稱贊,可在自己成名后飾演電影《橫空出世》中馮石一角時,就沒有下決心再去減肥,盡管這部電影也在本世紀初獲得第二十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但現在每每想起來、特別是看到銀幕上自己略微發胖的形象時,就會產生一種“恥辱感”,認為是從藝生涯中的羞恥,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經有過的“浮躁”。講起這些,已是花甲之年的藝術家滿臉愧疚,令人為之動容。我在想,李雪健之所以能夠成為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表演藝術家,與他因敬業而知恥的職業精神不無關系。
            ??②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把知羞明恥作為修身的先決條件,把孔子所說的“行己有恥”作為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意思是說,對自己的行為,應該有羞恥的觀念。孟子也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視知恥為做人之根本,時時反省和檢點自己,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中,可讓我們見到這樣的知恥之心:“月慚諫紙二千張,歲愧俸錢三十萬”“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恥知足知止的形象躍然紙上。
            ??③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行為時刻有羞恥心,才能保持頭腦清醒,自覺地反省自己的錯誤,檢點自己的行為,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行為中的失范之處。這或許就是清代學者王豫在《蕉窗日記》中所言“士不可一刻忘卻恥字”的真意。
            ??④高尚者富有知恥之心。許多功勛卓著的老一輩共產黨員身上,有著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和原則,同時也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⑤自尊者方能知恥。近日,“八一”廠老藝術家田華在暢談學習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時說道,這么多年來,自己從來不做商業性廣告,是因為演了一輩子“正面人物”,如果為了幾個錢去到處做廣告,就玷污了“黨的女兒”的形象與名聲。剛剛辭世的著名歌唱家王昆,也堅持義務為聲樂界培養人才,從不收取什么“拜師費”。這些老藝術家身上體現出的“戲比天大、德如地厚”的高尚品德,既是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尊重,更是對自己人格人品的尊重。因此,她們也永葆了藝術青春,在舞臺上留下了純正照人的藝術形象,深受廣大觀眾的擁戴。
            ??⑥毋庸諱言,這些年來,無論是在政界還是藝術界,都有一些缺乏知恥之心的人。有的黨員領導干部手中一旦有了權力,就把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法規紀律等統統拋諸腦后,利令智昏、頤指氣使、狂妄自大,大搞以權謀私、化公為私那一套,濫用職權,瘋狂斂財,胡作非為,不僅喪失了共產黨人應有的品格,也喪失了為人處世應具備的基本道德和良知。有的所謂“名人”“大腕”,沾染了市儈作風,滿身銅臭氣,張口就談錢,登臺就要價,“臺上亮閃閃,臺下亂糟糟”,完全忘記了藝術家前邊的“人民”二字,使演戲與做人成為完全割裂開來的“兩張皮”,既暴露出知恥之心的缺失,也大大削弱了藝術在傳播正能量上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如今將這些腐敗、丑惡現象清除掉,凈化政治生態和藝術生態,不僅是各界向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回歸,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回歸。
            ??⑦知恥之心尤可貴。君不見,有人到身陷囹圄時,才“找回”知恥之心,著實晚矣!
            (1)下列選項中最能準確地表達本文的中心論點的選項是
             

            A.知恥心尤可貴。
            B.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把知羞明恥作為修身的先決條件。
            C.高尚者富有知恥之心。
            D.有人到身陷囹圄時,才“找回”知恥之心,著實晚矣!
            (2)下面選項中對文章理解不正確一項是
             

            A.本文第①段敘述李雪健的演講,既可以引出本文的論題知恥心,也可以論證本文的中心論點,還能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B.第②段主要使用了舉例論證,舉了孟子和白居易的事例,有力地論證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把知羞明恥作為修身的先決條件,把孔子所說的“行己有恥”作為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這一分論點。
            C.第③段加點詞“時刻”不能去掉,羞恥心是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失的,強調了羞恥心的重要性,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
            D.第⑥段通過政界和藝術界一些缺乏知恥之心的現象,從反面論證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使論證更加全面深入。
            (3)下面一段文字可以作為本文的事實論據,請問放在④⑤段中的哪一段比較合適呢?請簡述理由。
            身經百戰的彭老總彭德懷看到群眾自發地舉著他的畫像游行,當場讓工作人員撕下來毀掉。

            組卷:29引用:1難度:0.5
          • 13.記敘文閱讀。
            滿
            孫君飛
            ??①那時候,母親總在家里,父親總在家外。
            ??②父親就像一個熟悉的客人,前來“拜訪”我們的時候,總會帶著禮物。
            ??③他從不知名的遠方挑回的擔子里有圓滾滾的卷心菜,紅白相間的豬肉塊,一塊撒滿碎花兒的土布,一個快要裝滿彩色圓球糖的玻璃瓶,輕輕搖動一下,就會發出讓我口舌生津的可愛聲響……
            ??④有一次,父親拉著滿滿當當的木板車過來,我一看,像是一個打了勝仗的“大王”,身后還多了一群吶喊助威的“大兵小將”。他欣然地卸下一張桌子,說讓我寫字用;又搬下一條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個小抽屜,帶鎖,說可以搬到學校坐,周圍無數雙眼睛都被它鍍亮……這一刻,我無比自豪。
            ??⑤可有時候,他也會兩手空空,像打了敗仗的士兵,手無寸鐵。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滅了,嘆息著,灰頭灰臉,嘴唇起了白皮兒,他肯定又饑又渴,臉上什么也沒少,但就是讓人覺得差了什么東西。他的腰身彎如無箭可射的獵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漿洗的臟衣服。
            ??⑦一年深秋,他做生意虧了本兒,一路風餐露宿地走回來了。他背后是一條空蕩蕩的街巷……
            ??⑧母親看到他,不說話,也不笑,她的個子原本有些矮,這時候卻像變得更矮。她神色平靜,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從廚房里捧出滿滿一碗涼開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飲而盡,母親拿走碗,盛來滿滿一碗飯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記憶里,這情景不止一次,這飯有時是面食,有時是白米蓋著菜,有時竟是只有節日里才有的大塊蘿卜燉小塊骨頭,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著肚子空著手回來似的。當然有時母親還會特意為他斟上一碗熱熱的黃酒……看他吃飽喝足、心滿意足,我有些不解:母親怎么像是在犒勞凱旋的將軍?
            ??⑨父親并沒有上床休息,而是無牽無掛地枯坐著,看母親從井水中撈出洗凈的衣服,擰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曬到院子里的繩子上。還有攤開的被單,母親將其搭到繩子上,被單慢慢滴出水,水拉著被單,起初還顯得緊致,慢慢地灌滿了風,吸足了陽光,它們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撲扇著發出富有節奏的、鼓舞人心的“鼓點”,那聲音灌滿了我們的耳朵。那些紅的、綠的、青的、藍的、白的土布啊,在風中撲扇出陽光的溫煦芬芳,掛滿了院子。我們這些孩子在這個快樂的“迷宮”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驚嚇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聲收場。這時候,父親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跡,有了滿足,有了激動。
            ??⑩父親看著看著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當一塊做夢的“石頭”,發出驚天動地的呼嚕聲。
            ???再后來,父親放下了擔子,也放下了木板車,和母親一樣,總在家里,總在莊稼地里,總想著將家填得更滿些,更滿些。可是屋子里總是這里還缺一個柜子,那里還少一臺收音機,另外一個地方又需要一輛自行車……終于有一天,他們都說:“我們都老了,那些空著的地方,你們去填滿吧……”
            ???我們會的,會把所有需要填滿的地方填滿,還有他們心里夢里空著的地方。
            ???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們的地方,其實一直是滿滿當當的,我們最需要的東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選自《時文選粹》,有刪改)(1)閱讀選文④——⑩段,補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節
             
             
            父親做生意虧本回家,享用母親準備的豐盛飯食。 父親邊看母親晾曬衣物,邊看我們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無比自豪 有些難過
             
             
            (2)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⑧自然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她神色平靜,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從廚房里捧出滿滿一碗涼開水放到他面前。
            (3)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第③段寫了父親帶回來的東西繁多而豐富,表現了父親的勤勞能干和父親對我們的愛。
            B.第④段中的加點詞“鍍亮”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周圍的人被高凳子的奇特所吸引,目光有神采、內心羨慕的情景。
            C.第⑥段的劃線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腰身彎曲和身體疲憊的狀態。
            D.文章末尾,父母讓我們把家里空著的地方填滿,而“我”認為有他們的地方一直是滿滿當當的,說明父母與子女之間有很深的代溝,需要多溝通。
            E.從父親最初總在家外,后來總在家里,可以看出父親逐漸衰老,不愿再去外面打拼,渴望在家中休息,透出“我”對父親的心疼。
            (4)文章標題“滿”有何含義?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如何讓家“滿”起來?
            (5)請在第⑦自然段的末尾省略號處補充一段環境描寫和爸爸的肖像描寫。
            要求: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②符合上下文情境;③150~200字。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