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級上冊《3.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2023年單元測試卷(3)
發布:2024/8/30 8:0:9
一、選擇題
-
1.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請分化你分析選擇這個時間的原因是( )
A.雨水較多 B.土壤松散 C.正值農閑時節 D.葉沒長出,蒸騰作用很弱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2.下列不屬于蒸騰作用應用的是( )
A.夏天早、晚給植物澆水 B.在陰天傍晚移栽植物 C.移栽后的植物去掉部分枝葉 D.對移栽后的植物進行遮陰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3.下列關于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關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沒有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就無法進行 B.綠色植物葉片承接雨水,能夠大大減弱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C.綠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葉層像海綿一樣吸納雨水使更多雨水滲入地下 D.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組卷:246引用:22難度:0.9 -
4.取一段帶葉的枝條插入盛有紅墨水的瓶里,過一段時間,把莖切開觀察,染成“紅色”的部分是( )
A.樹皮 B.韌皮部 C.木質部 D.莖的整個橫切面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5.正在結果的西瓜植株,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騰作用 C.果實的生長 組卷:28引用:4難度:0.7 -
6.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種陸生植物葉的上、下表皮(a、b表示細胞),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是上表皮 B.a能控制氣孔的開閉 C.乙是上表皮 D.b不含葉綠體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二、解答題
-
19.為了探究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和葉面積的關系,小樂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取兩支樹齡相同、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植物枝條,_____;
②把枝條放入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
③1小時后,把枝條洗凈,并在兩支枝條的等高位置切出相應的切片(橫切面中出現紅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經過)。
(1)將實驗步驟①補充完整
(2)本實驗可通過比較
(3)從實驗結果可知,植物運輸水分的速率和葉面積大小的關系是:
(4)根據實驗結論,在移栽植物時,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應該采取的措施是組卷:11引用:2難度:0.4 -
20.小剛是個愛動腦筋、愛思考的學生,課余時間喜歡做一些小實驗。如圖為小剛利用某植物的枝條所做的實驗裝置。實驗開始前,小剛在甲瓶中枝條葉片上下兩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層凡士林(護膚油),乙瓶中枝條不處理,并用水彩筆分別標記了甲、乙兩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他定時觀察、記錄水位的變化情況。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目的是為了驗證
(2)水面上油層的作用是
(3)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可靠,放入兩個瓶子中的枝條生長狀況和葉片數目應盡量一致,這遵循了科學實驗的
(4)預測實驗結果:甲、乙兩個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變的是組卷:72引用:20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