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吳寧三中教育集團七年級(下)第一次月考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共60分)

          • 1.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工作中對已生育的育齡婦女可采用結扎輸卵管的措施,其作用是(  )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2.七年級同學小科,正處在青春期,下列是關于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現象,不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3.馬鈴薯是被子植物,可以開花結果,產生種子。在農業生產中,人們卻往往直接將帶芽的馬鈴薯塊栽到土壤中,培育成新植株,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4.下列屬于乳酸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點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5.構成種子里胚的結構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6.如圖表示果實的形成,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為(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7.蜜蜂能幫植物傳粉,提高農作物產量,下列植物中,在開花時期放養蜜蜂,傳粉效果不明顯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8.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9.發聲的銅鑼,用手放在上面按住就聽不見聲音了,這是因為(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關于聲音產生和傳播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1.下列都屬于真菌的一組是(  )
            ①大腸桿菌
            ②香菇
            ③乳酸菌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金黃色葡萄球菌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40分)

          • 34.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以水稻種子為材料,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有何影響。請你幫他完成這個科學探究。
            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養皿五只,大小、飽滿程度相同的水稻種子100粒,小紗布10塊,以硫酸為材料分別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強)的“酸雨”各20毫升等。
            ①將5只培養皿分別編號為A、B、C、D、E。
            ②在5只培養皿里各鋪一塊小紗布,其上均勻各撒20粒水稻種子,然后再用小紗布蓋好。
            ③向A培養皿中均均勻噴灑清水(pH=7)5毫升,使之剛好將要淹沒種子。
            ④向B、C、D、E四只培養皿中分別噴灑pH=5、pH=4、pH=3、pH=2的“酸雨”。(pH越小酸性越強)
            ⑤蓋上培養皿,將它們都放在適于種子萌發的環境里。
            (1)設置A培養皿的目的是
             

            (2)步驟③中為什么要剛好將要淹沒種子
             

            (3)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養皿中加入的“酸雨”應均為
             
            毫升。
            (4)為何要準備水稻種子100粒而不是幾粒?
             

            預測結果并得出結論:在實驗結果得出之前,我們可以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并得出相應結論。
            預測:隨著pH值逐漸減小,種子萌發率逐漸降低。說明
             

            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35.如圖所示為一聲速測量裝置,銅鈴作為聲源,甲、乙聲信號采集器,復位后用棒錘敲打銅鈴,聲音被甲、乙接受,液晶屏顯示甲、乙接受到信號的同時間差的絕對值。單位為ms,1s=1000ms。
            使用說明書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甲、乙是聲信號采集器。
            (2)復位后用棒錘敲打銅鈴,聲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顯示甲、乙接受到信號的時間差,單位為ms(1ms=10-3s)。
            (1)某次實驗中,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顯示的示數為

            (2)一同學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乙在一條直線上,則銅鈴離甲越遠,液晶顯示屏的數值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一同學想驗證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然后加熱甲乙之間的空氣,則液晶顯示屏的數值將
            (填字母)。
            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
            (4)改變銅鈴的位置,測量出s1=20cm,s2=80cm,液晶顯示屏上顯示:1.800,則此時聲速約為
            m/s。

            組卷:10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