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錦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5 16:30:7
一、選擇題
-
1.古語有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保存糧食作物主要影響下列哪個生理過程( )
A.有氧呼吸 B.卡爾文循環 C.二氧化碳固定 D.三碳化合物還原 組卷:15引用:3難度:0.7 -
2.人類的指紋有弓型、斗型和箕型,形成于胚胎發育早期且類型終身不變。人類指紋形狀基因的組成單體是( )
A.氨基酸 B.脂肪酸 C.脫氧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3.小宇發現中山公園里的牡丹花有的已經盛放,有的仍然含苞待放。是什么因素影響了牡丹花的花期?小宇猜測是光照條件不同造成的。上述思維活動在科學探究中屬于( )
A.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B.作出假設,設計實驗 C.提出問題,設計實驗 D.提出問題,分析現象 組卷:26引用:4難度:0.8 -
4.奧密克戎病毒是新冠病毒的一種變異株,其傳染性極強。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做核酸檢測時,排隊的兩人之間的距離可遠可近 B.病毒是生物,但不屬于生命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層次 C.該病毒繁殖過程所需能量由自身無氧呼吸提供 D.該病毒傳染性極強的原因之一是它在空氣中的繁殖速度快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5.人體血紅蛋白由兩條α鏈、兩條β鏈和血紅素組成,血紅素可以與氧氣、一氧化碳等結合,且結合的方式相同。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血紅素與氧氣的結合是可逆的 B.血紅蛋白只有1個游離的氨基和羧基 C.高溫變性的血紅蛋白可以和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D.缺鐵性貧血患者平時應多吃一些蛋白質和含鐵豐富的食物 組卷:34引用:4難度:0.7 -
6.下列有關科學史和科學研究方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卡爾文等用小球藻進行實驗,最終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轉化為有機物中的碳 B.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學說的主要建立者 C.薩姆納和奧爾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D.辛格和尼科爾森提出了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組卷:17引用:3難度:0.7 -
7.如圖為核膜的電鏡照片,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由兩層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共同組成 B.②對大分子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 C.RNA是核質間進行信息傳遞的媒介 D.核膜在有絲分裂中會發生周期性解體和重建 組卷:70引用:5難度:0.7 -
8.如圖是保衛細胞控制氣孔張開和關閉的原理示意圖,當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下列相關表述錯誤的是( )
A.水分子通過被動運輸的方式進出保衛細胞 B.干旱條件下保衛細胞失水會導致氣孔關閉 C.氣孔的開閉與保衛細胞內K+等介質濃度無關 D.氣孔的開放程度對植物光合作用有較大影響 組卷:62引用:6難度:0.7
三、非選擇題
-
24.如圖是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行為變化。
(1)與圖中a到b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相反的時期是
(2)著絲粒分裂發生在上圖中的
(3)細胞要分裂,必須正確復制DNA和達到一定的體積,在獲得足夠物質支持分裂以前,細胞不可能進行分裂。在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劑,則進行e到a的細胞數目將
(4)將處于有絲分裂分裂期的細胞與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融合,可以使分裂間期的染色質提早包裝成染色體,這種現象稱為染色體早熟凝集。請提出解釋這一現象的假說: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5.Ⅰ、農業生產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響作物的生理活動,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達到增加產量等目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中耕是指作物生長期中,在植株之間去除雜草并進行松土的一項栽培措施,該栽培措施對作物的作用有
(2)農業生產常采用間作(同一生長期內,在同一塊農田上間隔種植兩種作物)的方法以提高農田的光能利用率。現有4種作物,在正常條件下生長能達到的株高和光飽和點(光合速率達到最大時所需的光照強度)見表。從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慮,最適合進行間作的兩種作物是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 65 59 165 光飽和點/(μmol?m-2?s-1) 1200 1180 560 623
(3)4~6h間,檢測發現番茄體內有機物含量的變化是
(4)進行實驗時,番茄葉片出現黃斑,工作人員猜測是缺少鎂元素引起的。請利用這些有黃斑的番茄,設計一簡單實驗加以證明。實驗思路是組卷:50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