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22課 智取生辰綱》2023年同步練習卷(3)
發布:2024/10/6 11:0:2
一、基礎知識
-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趲行 著意 嗔怒 樸刀 慪氣 相覷 聒噪 兀自 組卷:29引用:2難度:0.8 -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你們兩個好不曉事!這ɡān xì
(2)如今正是ɡān ɡà
(3)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你好不知疼癢!只顧chěnɡ biàn
(4)你理會得甚么!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ɡòu dànɡ組卷:62引用:3難度:0.9 -
3.重要詞語。
(1)
(2)吹噓:
(3)怨悵:
(4)兀的:
(5)逞辯:
(6)兀自:
(7)喏喏連聲:
(8)
(9)窺望:
(10)勾當:
(11)面面廝覷:
(12)
(13)組卷:7引用:2難度:0.7
三、閱讀
-
8.那對過眾軍漢見了,心內癢起來,都待要吃。數中一個看著老都管道:“老爺爺,與我們說一聲。那賣棗子的客人買他一桶吃了,我們胡亂也買他這桶吃,潤一潤喉也好。其實熱渴了,沒奈何,這里岡子上又沒討水吃處。老爺方便!”老都管見眾軍所說,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來對楊志說:“那販棗子客人已買了他一桶酒吃,只有這一桶,胡亂教他們買吃些避暑氣。岡子上端的沒處討水吃。”楊志尋思道:“俺在遠遠處望,這廝們都買他的酒吃了,那桶里當面也見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們半日,胡亂容他買碗吃罷。”楊志道:“既然老都管說了,教這廝們買吃了便起身。”眾軍健聽了這話,湊了五貫足錢來買酒吃。那賣酒的漢子道:“不賣了,不賣了!”便道:“這酒里有蒙汗藥在里頭。”眾軍陪著笑說道:“大哥,直得便還言語。”那漢道:“不賣了,休纏!”這販棗子的客人勸道:“你這個漢子,他也說得差了,你也忒認真,連累我們也吃你說了幾聲。須不關他眾人之事,胡亂賣與他眾人吃些。”那漢道:“沒事討別人疑心做甚么。”這販棗子客人把那賣酒的漢子推開一邊,只顧將這桶酒提與眾軍去吃。那軍漢開了桶蓋,無甚舀吃,陪個小心,問客人借這椰瓢用一用。眾客人道:“就送這幾個棗子與你們過酒。”眾軍謝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謝,都是一般客人,何爭在這百十個棗子上。”眾軍謝了,先兜兩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楊提轄吃一瓢,楊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兩個虞候各吃一瓢。眾軍漢一發上,那桶酒登時吃盡了。楊志見眾人吃了無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氣甚熱,二乃口渴難熬,拿起來,只吃了一半,棗子分幾個吃了。那賣酒的漢子說道:“這桶酒被那客人饒兩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饒了你眾人半貫錢罷。”眾軍漢把錢還他。那漢子收了錢,挑了空桶,依然唱著山歌,自下岡子去了。
(1)賣酒的漢子道:“不賣了,不賣了!”“這酒里有蒙汗藥在里頭。”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2)“販棗子客人”在一邊的勸說有什么用意?
(3)綜觀全文,可以發現楊志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那為什么最終他還是免不了落入圈套?
(4)楊志何以那么重視生辰綱的安全?
(5)楊志為什么對軍健那么兇?
(6)楊志和虞候、都管之間的矛盾應該如何去理解呢?
(7)由以上幾個問題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楊志這個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組卷:26引用:2難度:0.7 -
9.閱讀。
??再說林沖每日和智深吃酒,把這件事不記心了。那一日,兩個同行到閱武坊巷口,見一條大漢,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巾,穿一領舊戰袍,手里拿著一口寶刀,插著個草標兒,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語說道:“不遇識者,屈沉了我這口寶刀。”林沖也不理會,只顧和智深說著話走。那漢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寶刀,可惜不遇識者!”林沖只顧和智深走著,說得入港,那漢又在背后說道:“偌大一個東京,沒一個識得軍器的。”林沖聽的說,回過頭來,那漢颼的把那口刀掣將出來,明晃晃的奪人眼目。林沖合當有事,猛可地道:“將來看。”那漢遞將過來,林沖接在手內。
??林沖看了,吃了一驚,失口道:“好刀!你要賣幾錢?”那漢道:“索價三千貫,實價二千貫。”林沖道:“值是值二千貫,只沒個識主。你若一千貫肯時,我買你的。”那漢道:“我急要些錢使,你若端的要時,饒你五百貫,實要一千五百貫。”林沖道:“只是一千貫,我便買了。”那漢嘆口氣道:“金子做生鐵賣了!罷,罷!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沖道:“跟我來家中取錢還你。”回身卻與智深道:“師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來。”智深道:“灑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見。”
??林沖別了智深,自引了賣刀的那漢,到家去取錢與他,就問那漢道:“你這口刀那里得來?”那漢道:“小人祖上留下。因為家道消乏,沒奈何,將出來賣了。”林沖道:“你祖上是誰?”那漢道:“若說時,辱沒殺人!”林沖再也不問。那漢得了銀兩,自去了。林沖把這口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林沖當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間掛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次日,巳牌時分,只聽得門首有兩個承局叫道:“林教頭,太尉鈞旨,道你買一口好刀,就叫你將去比看,太尉在府里專等。”林沖聽得說道:“又是甚么多口的報知了。”兩個承局催得林沖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隨這兩個承局來。林沖道:“我在府中不認的你。”兩個人說道:“小人新近參隨。”卻早來到府前,進得到廳前。林沖立住了腳,兩個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內坐地。”轉入屏風至后堂,又不見太尉。林沖又住了腳,兩個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頭進來。”又過了兩三重門,到一個去處,一周遭都是綠欄桿。兩個又引林沖到堂前,說道:“教頭,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稟太尉。”林沖拿著刀,立在檐前,兩個人自入去了,一盞茶時,不見出來。林沖心疑,探頭入簾看時,只見檐前額上有四個青字,寫道:“白虎節堂”。林沖猛省道:“這節堂是商議軍機大事處,如何敢無故輒入?”急待回身,只聽的靴履響、腳步鳴,一個人從外面入來。林沖看時,不是別人,卻是本管高太尉。
??林沖見了,執刀向前聲喏。太尉喝道:“林沖,你又無呼喚,安敢輒入白虎節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著刀,莫非來刺殺下官?有人對我說,你兩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沖躬身稟道:“恩相,恰才蒙兩個承局呼喚林沖,將刀來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沖道:“他兩個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說!甚么承局,敢進我府堂里去!左右與我拿下這廝!”說猶未了,傍邊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沖橫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渾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軍教頭,法度也還不知道。因何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欲殺本官?”叫左右把林沖推下。
(節選自《水滸傳》第六回,略有刪改)【相關鏈接】
??(前情簡介)林沖帶著夫人到大相國寺去上香,路上遇到魯智深并與之結為好友,夫人待在大殿上,殿帥府太尉高俅的義子高衙內見其美貌,便欲霸占,被聞訊趕來的林沖與魯智深制止。后高衙內與林沖的好友陸謙等人勾結,三番五次設計強行霸占林夫人,但都未得逞。最后高俅設下毒計,讓人假扮賣刀人設法將寶刀賣給林沖。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小說中有很多暗示性的伏筆文字。比如一開頭便說林沖“把這件事不記心了”,實際上就是在暗示讀者要注意下文出現的事情同“這件事”有關。
B.林沖因為正和好朋友說話,沒理會賣刀人前面說的兩句話。當話語吸引他回頭看到賣刀人手上的刀,就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寶刀之上。
C.林沖為人忠厚老實,輕信別人。當賣刀人連說三句“無人認識寶器”之類的話后,很容易就中了賣刀人所使的激將法,心中生出豪氣要看看寶刀,結果中了計而不察覺。
D.沖有一股好勝心理。他買了寶刀之后“不落手看了一晚”,就是因為高俅不讓他看寶刀,因而想用這把寶刀同高俅慢慢比試,試圖爭一口氣,比贏高俅。
(2)根據本節內容及【相關鏈接】,分析林沖買刀的原因。組卷:17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