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六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
-
1.白蟻主要以木纖維為食,但它本身沒有消化纖維素的能力,在其腸道中生活的鞭毛蟲能分泌消化纖維素的酶,把木纖維分解為葡萄糖,同時鞭毛蟲也能從白蟻腸道中獲得所需的養料。可見,白蟻與鞭毛蟲之間的關系是( )
A.寄生 B.捕食 C.共生 D.競爭 組卷:145引用:4難度:0.2 -
2.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下列現象與此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相似的是( ?。?/h2>
A.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氣濕度大 B.旗形樹的樹冠像一面旗幟 C.溫帶的野兔隨季節換毛 D.蓮藕的莖和葉都是中空的 組卷:286引用:5難度:0.2 -
3.北極狐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駱駝刺的根扎得很深。下列現象與此相似的是( ?。?/h2>
A.缺乏肥力,玉米結的穗很小 B.奶奶花白的頭發染成了黑色 C.秋天楊樹落葉 D.冬青被園林工人修剪的整整齊齊 組卷:140引用:3難度:0.3 -
4.如圖表示可可西里的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B.圖中生物數量最多的是狼 C.藏羚羊、金雕、高原植物都屬于消費者 D.若鼠兔數量減少,狼的數量也立即減少 組卷:133難度:0.3 -
5.食物鏈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關系是( ?。?/h2>
A.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B.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C.各自獨立,互不相干 D.相互依賴,相互促進 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6.生物繪圖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圖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邊和下方注字和書寫圖名 B.可以用鉛筆將細胞核涂成陰影 C.畫細胞核的時候,用鉛筆細點密集表示 D.圖右側用尺子引出平行線,標注文字 組卷:174引用:8難度:0.3 -
7.一位同學在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在視野內看到一小黑點,分別移動載玻片和目鏡,小黑點都不動,則黑點可能在( ?。?/h2>
A.反光鏡上 B.物鏡上 C.蓋玻片上 D.目鏡上 組卷:355引用:73難度:0.5 -
8.如圖是某同學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幾個視野(其中④是對光操作),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 />
A.該同學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④①③②⑤ B.觀察到視野①后,向右上方移動標本,可觀察到視野③ C.由視野③到視野②,進行了換高倍物鏡的操作 D.要使視野②變成視野⑤,應調節細準焦螺旋 組卷:259引用:2難度:0.3 -
9.下面是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時遇到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其中不正確的是( ?。?/h2>
A.鏡頭污染——用干凈的擦鏡紙擦拭 B.對光成功的標志——目鏡內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 C.放大物像——目鏡和物鏡 D.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動玻片標本 組卷:294引用:6難度:0.3 -
10.顯微鏡是一種重要的光學儀器,如圖為某同學在目鏡10×,物鏡4×下的視野,若將物鏡切換為16×,則視野應為( ?。?/h2>
A. B. C. D. 組卷:221引用:5難度:0.3 -
11.將植物細胞放到清水中,細胞不會吸水漲破,這是因為細胞壁具有( ?。?/h2>
A.保護和支持細胞 B.吸收營養物質 C.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 D.儲存營養物質 組卷:197引用:5難度:0.3
二、簡答題
-
33.同學們在自然水體中采集水樣帶回實驗室開展了探究活動。
(1)分離草履蟲,并進行純培養。
采集到的水樣含有草履蟲和其它小型生物及雜質。查閱資料發現草履蟲在微弱電流刺激下會由正極游向負極,于是設計了水槽電極法分離草履蟲裝置(如圖1所示)。
①草履蟲遇到電刺激作出反應,體現了其對環境的
②取水樣滴入圖1裝置的
(2)為了研究草履蟲是否可以凈化水質,同學們收集生活污水,搖勻后分別放入兩個燒杯,處理步驟如下表所示。步驟組別 燒杯A 燒杯B 加入生活污水 300mL 300mL 加入液體 15mL草履蟲純培養液 ____ 靜置一段時間 將兩燒杯敞口放置在窗臺同一位置 觀察燒杯中懸浮物的變化 明顯減少 無明顯變化
①該實驗的研究目的是
②燒杯B中應加入
③步驟Ⅲ中“將燒杯放置在同一位置”的目的是
④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⑤在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實驗中,先取兩塊載玻片,在每塊載玻片的兩端各滴一滴草履蟲培養液,然后使兩滴培養液連通起來。在兩塊載玻片右側的培養液邊緣,分別放一小粒食鹽和一滴肉汁,用放大鏡觀察草履蟲的移動方向。實驗中每個裝置中都不止一只草履蟲,目的是組卷:53引用:3難度:0.4 -
34.19世紀30年代,德國生物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共同創建了“細胞學說”,其主要觀點是:動物、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能夠產生新細胞。中科院院士鄒承魯也說:“我發現許多生命科學的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答案?!笨茖W家們對于生命科學研究從未停止,對于細胞的認識也在逐漸深入。圖一為動物組織形成過程,圖二為人體不同時期的結構層次,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一中①②③表示細胞
(2)人的大腦皮層主要由圖一中的
(3)整個人體都是由A細胞發育而成的,A細胞是
(4)圖二中的D所示的結構層次是組卷:4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