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023年單元測試卷(4)

          發布:2024/7/18 8:0:9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列對名著有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41難度:0.6
          • 2.選出下列對名著有關內容的表述有誤的一項( ?。?/h2>

            組卷:72難度:0.5
          • 3.下列有關名著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67引用:4難度:0.5
          • 4.下面《水滸傳》選段中,梁中書和蔡夫人所慶賀的佳節是 ( ?。?br />      不覺光陰迅速,又早春盡夏來,蕤賓節至,梁中書與蔡夫人在后堂家宴,慶賀佳節,但見:盆栽綠艾,瓶插紅榴。水晶簾卷蝦須,錦繡屏開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銀,美女高攀青玉案。食烹異品,果獻時新??蕊L中,奏一派聲清韻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態嬌姿。

            組卷:182引用:6難度:0.6

          二、閱讀與理解

          • 11.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甲 傳統節日知多少      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睔g快民謠,喝的是習俗豐富的端午。
                  ②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很多,除了端午節,還有元宵節、花朝節、上巳節、清明節、重陽節……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也很豐富。元宵節吃湯圓,猜燈謎,賞花燈。清明節祭先祖,放風箏,蕩秋千。二月十二花朝節,民間有“賞紅”之俗,文人雅士會相聚飲酒,賦詩唱和。三月三上巳節,人們以香草沐浴,與親友偕游……豐富的習俗讓傳統節日成為古往今來人們共同的期盼。
                  ③作為祭祀、天文,術數、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的載體,傳統節日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如灼灼奪目的明珠,閃耀著迷人的光彩。除夕烹魚,寓意年年有余。上巳沐浴,祈愿身體安康。重陽登高,懷想親朋故交。中秋賞月,更是構筑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傳統節日體現了先民對天地自然的認識和敬畏,是千百年來人們哀樂祈愿等情感的儀式化表達。
            (摘自《中國風俗大辭典》,有刪改)乙 小議傳統節日的“打開”方式      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插艾,吃粽,賽龍舟,這些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端午活動。如今它們正以新的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
                  ②2021年河南衛視的晚會《端午奇妙游》,以“網劇+網綜”的形式,串聯《祈》《龍舟祭》等節目,將端午祈福、賽龍舟等習俗鮮活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近年來,不少傳統節日都有了新的“打開”方式,如春節集五福、中秋新詩會。值得一提的是,因“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回答了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問”,一些地方還舉辦了端午航天展。新的過節方式提高了參與度,增強了體驗感。人們紛紛感慨:“傳統節日有魅力,過節這么有意思!愛了,愛了!”
                  ③然而,僅僅是形式新就夠了嗎?理解節日內涵、弘揚節日文化才是根本。如此,才有助于深度融入傳統節日,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從而更有效地建立文化自信?!抖宋缙婷钣巍纷隽撕玫膰L試,它的開場舞《祈》,舞者拂袖起舞,撥裙回轉,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人端午祈福的場景,感受那些美好的向往?!洱堉奂馈穭t再現了端午祭祀盛景,讓人們在此情境中追思先哲,體悟愛國為民的偉大精神。
                  ④吃吃粽子,穿穿漢服,只是形式。傳統節日的“打開”,如不追根溯源,理解傳統節日文化內涵,“情不知所起”,自然也就談不上“一往而深”。
            (摘自人民網等,有刪改)(1)傳統節日受到喜愛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兩文內容,分點概括。
            (2)甲乙兩文開頭都引用端午民謠,作用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
            (3)下面這句話作為結尾段,更適合放人甲乙兩文中的哪一篇?請作出判斷并根據文章簡要分析。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漫漫歷史長河里,散發著永恒的魅力。

            組卷:278難度:0.3

          三、感悟與表達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心先生《文學回憶錄》中有這樣一段話:書里有許多大人物,文學、思想、藝術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間,要找你們自己的親人,找精神上的血統。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個人的來龍去脈是不一樣的,血統也不一樣。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輕時,要在書中的大人物里,找親屬,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統。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盡,“為有源頭活水來”。
            請以“我在書中找親屬”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數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潔,書寫工整。

            組卷:127引用:10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