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2021年單元測試卷(17)
發布:2024/12/2 21:0:2
一、單選題
-
1.小明在用可變焦的光學照相機(一種鏡頭焦距大小可根據需要發生改變的光學照相機)給小蘭拍了一張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機和小蘭的位置不變,又給小蘭拍了一張全身照。關于這個過程對相機的調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焦距變大,像距也變大 B.焦距變小,像距也變小 C.焦距變大,像距變小 D.焦距變小,像距變大 組卷:3692引用:32難度:0.9 -
2.對下列四幅圖闡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圖: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用凹透鏡矯正 B.乙圖: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用凹透鏡矯正 C.丙圖: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 D.丁圖: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 組卷:1405引用:22難度:0.7 -
3.一束平行光線沿主光軸射到凸透鏡上,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透鏡另一側主光軸上距透鏡中心12cm的地方,若把點燃的蠟燭分別置于主光軸上距透鏡15cm和6cm處,兩次成的像( )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實像 D.都是虛像 組卷:306引用:22難度:0.7 -
4.下列對①平面鏡成像、②放大鏡成像、③小孔成像、④照相機照相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應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③ B.應用光的折射規律的是②③ C.所成像是實像的有②④ D.所成像是虛像的有①② 組卷:129引用:10難度:0.9 -
5.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之間的距離為下圖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0cm、小于15cm B.只將凸透鏡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縮小像 D.將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鏡前放一個凹透鏡 組卷:543引用:5難度:0.9 -
6.小明將凸透鏡緊靠如圖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圖片,然后將凸透鏡逐漸遠離圖片的過程中,通過凸透鏡觀察到如圖乙所示四個不同的像,則四個像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1179引用:24難度:0.9 -
7.人臉識別系統已被大型集會廣泛使用,如圖所示,識別系統的攝像機可自動將鏡頭前1m處人臉拍攝成數碼相片,通過信號線傳遞給計算機識別,攝像機的鏡頭( )
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1m B.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1m C.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5m D.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6m 組卷:38引用:6難度:0.9 -
8.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光學器件是( )
A.平面鏡 B.投影儀 C.照相機 D.潛望鏡 組卷:18引用:2難度:0.8 -
9.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射到凸透鏡上,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透鏡另一側主光軸上距透鏡中心12厘米處。若把點燃的蠟燭分別置于主光軸上距透鏡15厘米和6厘米處,則這兩次成的像( )
A.都是實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虛像 D.都是放大的像 組卷:18引用:6難度:0.9
三、解答題(難度:難)
-
27.小明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進行實驗探究,他分別進行了若干次實驗操作,并把測出的物距和像距準確地記錄在以下兩個表中。
根據表中的數據,寫出兩條探究結論。焦距f1/cm 物距u/cm 像距v/cm 焦距f2/cm 物距u/cm 像距v/cm 14 20 47 16 20 80 14 30 26 16 30 34 14 40 22 16 40 27 14 60 18 16 60 22
結論1:
結論2:組卷:43引用:2難度:0.7 -
28.某同學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先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移動凸透鏡,在地上得到一個亮點,并用刻度尺測出亮點到凸透鏡的距離,這樣做是為了
組卷:9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