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中招生物信息試卷(A卷)
發布:2024/11/6 20:0:2
一、單項選擇題
-
1.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將手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可看到被放大的指紋 B.將物鏡由10×轉換成45×,這時顯微鏡的視野將會變亮 C.當視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時,向右下方移動載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D.視野中出現的黑邊圓形、用鑷子輕壓蓋玻片時會變形的圖像肯定是細胞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2.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是高度統一的.細胞作為生命活動的基本的單位,也表現出這種特性.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片上的保衛細胞扁平整齊利于保護內部組織 B.葉肉細胞中含有許多葉綠體利于進行光合作用 C.神經細胞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到興奮 D.紅細胞無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裝利于運輸氧氣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3.駱駝和駱駝刺是沙漠地區常見的生物,兩者在結構層次上的主要不同之處是駱駝具有(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組卷:25引用:5難度:0.9 -
4.如圖為某一綠色開花植物的形態圖,有關該植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中①的子房將發育成種子 B.圖中②是由種子胚中的胚芽發育而來 C.圖中③結構中具有形成層,所以能逐年加粗 D.圖中④的生長主要與根尖的伸長區和分生區有關 組卷:49引用:3難度:0.9 -
5.一位農民種植的小麥產量總是比鄰近地塊低,他懷疑可能是農田缺乏某種肥料,于是便進行了田間試驗,他將農田分為等面積的四塊,除施肥不同外,其它管理措施均相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地塊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況 氮肥 磷肥、鉀肥 磷肥、氮肥 不施肥 小麥產量/千克 55.66 65.26 65.88 55.11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無法判斷 組卷:34引用:3難度:0.5 -
6.用新鮮水綿和好氧細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臨時裝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綿。一段時間后,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菌由均勻分布變成如圖所示分布。該實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綠光不利于進行光合作用 D.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強弱不同 組卷:369引用:3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7.小蠹蟲是鞘翅目象甲科的昆蟲,約有3000多種。它們啃食樹木,嚴重時造成大片森林死亡。其發育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蠹蟲發育過程中有一個不食不動的
(2)小蠹蟲在樹皮內大量蛀孔,阻斷篩管,影響了
(3)云南切梢小蠹蟲從受精卵孵化出來后能夠獨自找到自己專屬的寄主。從行為獲得途徑上來看,這屬于
(4)當云南切梢小蠹蟲數量較少,被寄生的云南松受害較輕時,云南切梢小蠹蟲會釋放出信號a,讓更多的同種小蠹蟲前來取食。但是,當其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樹木受害則比較嚴重,此時,該類小蠹蟲會釋放出信號b,阻止同伴前來。
①這一特性既有利于小蠹蟲的生長和繁殖,又避免了同種小蠹蟲之間的
②這一發現為人們防治小蠹蟲提供了兩種思路。
思路一,人們可以選擇
A.未受危害的健康樹木 B.受到輕度危害的樹木 C.已經受到重度危害樹木
思路二,可以利用人工模擬的信號組卷:94引用:6難度:0.3 -
18.為確定熊蜂和蜜蜂哪一種更適合給溫室大棚中的農作物傳粉,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熊蜂和蜜蜂訪問花朵的行為(簡稱訪花行為)進行了研究。
(1)熊蜂和蜜蜂在采食花蜜的同時,身上會沾上花粉,當它飛到同種植物的另一朵花上時,身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
(2)同學們根據溫室中一天的溫度變化規律,將一天中的溫度劃分為四個區間,T1≤14℃、14℃<T2≤19℃、19℃<T3≤24℃、T4>24℃,通過觀察、記錄、統計得到圖1所示的結果
注:訪花時間為訪問一朵花所需時間,即從接觸一朵花到離開該花所用時間。
①同學們調查訪花時間時,記錄得到多個訪花時間或訪花間隔時間的數據后,要取
②由圖1可知,溫度對
③同學們依據蜜蜂的訪花時間和訪花間隔時間,進一步計算出蜜蜂的訪花頻率(5分鐘時間里訪花的總次數),如圖2所示,依據圖2中的訪花頻率,同學們初步判斷組卷:175引用:5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