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東城區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11/25 10:0:2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
1.現有甲、乙兩種溶液,相關內容如表所示,據此分析不能得出的推論是( )
溶液 溶質的組成元素 檢測試劑 顏色反應 溶質的基本組成單位 甲 C、H、O ① 磚紅色 葡萄糖 乙 C、H、O、N等 雙縮脲試劑 ② ③ A.甲液可能是麥芽糖溶液 B.①是斐林試劑,使用時需水浴加熱 C.乙液可能是一種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組卷:99引用:4難度:0.7 -
2.下列生理活動需膜蛋白直接參與完成的是( )
A.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多肽鏈 B.葉肉細胞從細胞間隙處吸收CO2 C.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 D.[H]還原C3形成糖類化合物 組卷:30引用:4難度:0.7 -
3.植物的葉面積與產量關系密切,葉面積系數(單位土地面積上的葉面積總和)與植物群體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質積累速率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可以得出( )
A.隨葉面積系數增加群體光合速率和干物質積累速率的變化趨勢一致 B.葉面積系數超過b時,群體干物質積累速率降低與群體呼吸速率增加有關 C.葉面積系數超過b時,限制群體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葉面積系數 D.在進行農作物種植時應盡可能地提高植物的葉面積指數以提高作物產量 組卷:123引用:6難度:0.7 -
4.用不同濃度的藥物X處理洋蔥根尖一段時間后,分別制片觀察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特點,并統計有絲分裂指數[有絲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觀察細胞數×100%],結果如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制作裝片過程中使用解離液的主要目的是固定細胞的形態 B.不用藥物X處理的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與后期染色體數目相同 C.濃度為0時的結果出現的原因是多數細胞沒有進入細胞周期 D.藥物X能抑制根尖細胞有絲分裂,且隨X濃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 組卷:110引用:4難度:0.7 -
5.某研究小組進行“探究DNA復制方式”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培養大腸桿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離心管編號,條帶表示大腸桿菌DNA離心后在離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本實驗所用的技術包括同位素示蹤技術和密度梯度離心技術 B.大腸桿菌在15NH4Cl培養液中培養多代后可得到a管所示結果 C.c管的結果表明該管中大腸桿菌的DNA包括14N/15N及15N/15N D.本實驗結果可證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組卷:70引用:1難度:0.6 -
6.流感病毒是一種負鏈RNA病毒,它侵染宿主細胞后的增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流感病毒的RNA中儲存著遺傳信息 B.病毒增殖時會發生A-T間的堿基互補配對 C.翻譯過程是以+RNA作為模板進行的 D.病毒需利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合成自身蛋白質 組卷:50引用:3難度:0.8 -
7.在小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黃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長尾(d),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任取一對黃色短尾個體經多次交配,F1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實驗中發現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現象(胚胎致死)。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黃色短尾親本能產生4種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個體的基因型共有4種 C.表現型為黃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種 D.若讓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則F2中灰色短尾鼠占 23組卷:252引用:68難度:0.9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滿分70分)
-
20.肝臟是個特殊的免疫耐受器官。乙肝病毒(HBV)攜帶者肝臟中的T細胞表面存在高表達抑制性受體(TIGIT分子),其與肝臟等細胞表面的某信號分子結合后,會抑制T細胞活性,使肝臟處于免疫耐受狀態,無損傷產生。為研究TIGIT分子在HBV免疫耐受維持中所起的作用,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的實驗研究。
(1)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后,
(2)科研人員利用乙肝病毒攜帶小鼠進行了實驗,實驗組注射抗TIGIT的單克隆抗體阻斷TIGIT抑制通路,對照組注射等量的其他抗體,結果證明抗TIGIT的單克隆抗體能夠發揮阻斷作用。抗TIGIT的單克隆抗體能夠阻斷TIGIT分子通路的機理是
(3)為研究TIGIT阻斷后對肝臟免疫耐受的影響,研究人員進一步檢測了血清中谷丙轉氨酶(ALT)的含量,結果如圖。血清中谷丙轉氨酶的含量可作為檢測肝臟細胞損傷程度的指標。
①與第1組結果對比可知,第
②圖中結果可說明第
(4)有人說機體的免疫調節越敏感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說法?結合本實驗的研究簡要說明理由。組卷:64引用:3難度:0.6 -
21.植物乳桿菌屬于乳酸菌的一種,在繁殖過程中可分泌一類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質,此種蛋白質稱為細菌素,可作為良好的食品防腐劑。現有兩種較高產細菌素的菌株,菌株A產細菌素能力強于菌株B,但菌株A細胞中的細菌素合成途徑中缺少兩個重要的調控基因plnC和plnD,而菌株B細胞中具有這兩個基因。研究人員按如圖所示流程對菌株A和B進行改良,獲得了更高產細菌素的新型菌株C。
(1)從細胞結構的角度分析,植物乳桿菌屬于
(2)在進行融合前,需分別用溶菌酶去除A、B兩種菌株的
(3)為鑒定融合菌株是否為A、B融合菌株,需要進行相關檢測。以下檢測方法和結果中,最能說明融合菌株是A、B融合菌株的是
a.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并測量菌體長度,發現融合菌株明顯長于菌株A或菌株B
b.提取融合菌株的基因組DNA進行PCR檢測,發現其中已含有基因plnC和plnD
c.提取融合菌株的mRNA進行核酸分子雜交,發現其已轉錄基因plnC和plnD的mRNA
d.提取融合菌株的蛋白質進行抗原-抗體檢測,發現其中含有菌株A、B的特征蛋白
(4)實驗發現,植物乳桿菌對檸檬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研究人員選擇檸檬色葡萄球菌作為指示菌進行抑菌實驗,來比較菌株A、B、C的產細菌素能力。
實驗步驟如下:
a.在平板培養基中涂布
b.分別在平板的不同位置接種
c.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并比較抑菌圈大小。
預期結果為:
(5)抗生素是由微生物產生的具有較強抑菌殺菌效果的小分子有機物。請結合所學知識及相關信息,分析將細菌素而非抗生素用作食品防腐劑的優勢。(答出一點即可)組卷:46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