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淮南市安豐高中高二(下)第二次質檢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本題共30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
1.穿不合適的鞋子長時間行走,腳上會磨出水皰,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皰中液體的成分和血漿相同 B.水皰的水可以回滲到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C.水皰主要是血漿和淋巴里的水滲出到組織液形成的 D.用未消毒的針刺破水皰,會使人體第一、二道防線對細菌失去作用 組卷:12引用:4難度:0.8 -
2.正常人體在接種某種病毒疫苗后,能預防由該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機體對抗該病毒時需要淋巴細胞而不需要吞噬細胞參與 B.接種后再次受到該病毒感染,相關記憶細胞能迅速增殖 C.效應T細胞通過與該病毒密切接觸,可使其失去感染性 D.漿細胞所產生的抗體能進入細胞內并對該病毒發揮作用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
3.鯨落是指鯨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研究人員在鯨落中發現了大量以鯨尸為食的動物還發現存在能利用硫化氫氧化產生的化學能為能量來源的硫化細菌。近年來全球的鯨落數目正在不斷減少。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鯨落形成后仍然存在群落演替現象 B.鯨落中的硫化細菌屬于生產者 C.鯨落促進海洋上層有機物向中下層運輸 D.流經鯨落的總能量是深海生產者同化的能量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4.如圖所示桑基魚塘生態系統局部的能量流動,圖中字母代表相應的能量。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中的B可表示桑樹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B.圖中的C可表示桑樹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 C.圖中的D1/D可表示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 D.圖中的C1若表示蠶傳遞給分解者的能量,則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組卷:62引用:8難度:0.5 -
5.“淀粉-平衡石假說”認為植物依靠富含“淀粉體”的平衡細胞感受重力的刺激。當重力方向發生改變時,平衡石細胞中的“淀粉體”就會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體內一系列信號分子的改變,如通過生長素的運輸導致生長素沿著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對稱分布,從而造成重力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淀粉體”可感受重力的方向 B.“淀粉體”能將重力信號轉換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 C.莖的近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多,細胞生長快,使莖背地生長 D.根的近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多,細胞生長快,使根向地生長 組卷:49引用:5難度:0.7 -
6.如圖表示甲、乙兩個生態系統受到相同強度的干擾和解除干擾后穩定性的變化情況,下列關于該變化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都具有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B.乙的恢復力穩定性強 C.a、b點生態系統喪失了抵抗力穩定性 D.c點時只有恢復力穩定性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7.γ-氨基丁酸和某種局部麻醉藥在神經興奮傳遞過程中的作用機理如圖所示。此種局麻藥單獨使用時不能通過細胞膜,如與辣椒素同時注射才會發生如圖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局麻藥作用于突觸后膜通道,阻礙Na+外流,抑制突觸后膜產生興奮 B.局麻藥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機理不一致,前者不屬于神經遞質 C.γ-氨基丁酸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促進Cl-內流,抑制突觸后膜產生興奮 D.膜內外鈉離子的濃度差會影響神經細胞興奮的產生 組卷:21引用:2難度:0.6 -
8.判斷下列關于體溫與水平衡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下丘腦具有內分泌功能,能調節產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B.科學家進入南極后,身體的適應性變化是:機體耗氧量降低、皮膚血管收縮、下丘腦興奮性增強 C.人寒冷時打寒顫,這一反射的效應器為骨骼肌,而神經中樞應包括大腦皮層、下丘腦和垂體 D.劇烈運動引起的大量出汗會導致失水過多,從而抑制垂體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組卷:8引用:4難度:0.7 -
9.如圖所示為自然環境中生物種群數量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到b點種群增長速率減小,c點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B.為了可持續發展,最好將池塘中的魚捕撈到b點 C.cd段波動的直接原因是遷入和遷出、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動所致 D.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來源于種群的年齡組成 組卷:18引用:3難度:0.7 -
10.某研究人員以小鼠為材料進行了與甲狀腺相關的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切除小鼠垂體,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機體產熱減少 B.給切除垂體的幼年小鼠注射垂體提取液后,其耗氧量會增加 C.給成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其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會增強 D.給切除垂體的小鼠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其代謝可恢復正常 組卷:760引用:68難度:0.7 -
11.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工程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培育脫毒苗,獲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種 B.利用組織培養技術獲得人工種子,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 C.利用細胞培養技術獲得紫草素,實現了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D.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蘿卜-甘藍”,克服不同生物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組卷:62引用:30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道小題,共40分)
-
33.如圖為A、B兩種二倍體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步驟①的方法是
(2)在利用雜種細胞培育成為雜種植物的過程中,步驟④是
(3)培育該雜種植物的過程中,遺傳物質的傳遞是否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為什么?組卷:9引用:1難度:0.7 -
34.轉基因抗蟲棉也稱為轉Bt基因抗蟲棉,它是將蘇云金芽孢桿菌的Bt基因導入到棉花的受體細胞中,然后將其培養成新的植株。請回答問題:
(1)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2)若要獲取轉基因植物人工種子,需培養到
(3)若采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新的植物體,細胞間雜交一般采用組卷: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