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發布:2024/12/22 23:30:8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35分)
-
1.默寫。
(1)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2)皓月千里,浮光躍金,
(3)
(4)
(5)李商隱《無題》中的“
(6)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表達游子思鄉思歸的詩句是:
(7)抗戰期間,在前線浴血奮戰保衛國家的將士們最盼望的是收到家信,正如杜甫《春望》中的詩句: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2.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春,是綠水逶迤,是暖風拂面,是芳草長堤,是花香鳥語,是秀山麗水,讓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風xiāo( )瑟,是北雁南飛,是楓葉似火,是落葉金黃,是碩果累累,讓人感傷而滿足。可是,你是否想過,那盎然的春色是歷經嚴寒洗禮后的英姿,那絢爛的秋景是接受酷暑róng( )煉后的結晶……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長堤
盎然
xiāo
rónɡ
(2)下面短語與“綠水逶迤”結構相同的一項是
A.暖風拂面
B.芳草長堤
C.花香鳥語
D.秀山麗水
(3)將劃波浪線的句子改為反問句。
那盎然的春色是歷經嚴寒洗禮后的英姿。
(4)畫橫線句子運用了組卷:15引用:2難度:0.8
二、閱讀(55分)
-
6.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歸園田居(其四)
陶淵明久去山澤游,浪莽①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②。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③。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④。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⑤?薪者向我言,死歿⑥無復余。
一世異朝市⑦,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⑧,終當歸空無。【注釋】①浪莽:放縱不拘之意。②試:姑且。披:分開;撥開。榛:樹叢。荒墟:荒廢的村落。③丘隴:這里指墳墓。依依:隱約可辨的樣子。④殘朽株:指殘存的枯木朽株。⑤此人:這些人,指原來居住在這里的人。焉:何,哪里。如:往。⑥歿:死。⑦一世異朝市:意思是說,經過三十年的變遷,朝市已面目全非,變化很大。這是當時的一句成語。一世:三十年。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眾聚集的地方。⑧幻化:指人生變化無常。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漁人甚異之
②阡陌交通
③乃不知有漢
④久去山澤游
⑤此語真不虛
(2)翻譯下列句子。
①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②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3)【甲】文中描繪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是“
(4)陶淵明的這兩篇詩文,都包含了平靜祥和的田園生活最終消失不見的相同內容,分別寄予了作者怎樣不同的思想感情?組卷:16引用:1難度:0.5
三、寫作(60分,含卷面分5分)
-
7.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阿爾弗雷德?蘇扎說過這樣一段名言:長期以來,我總有一種感覺,以為生活已真正的開始了。但是,每一次又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障礙,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必須要打通的關節,需要付出的時間以及需要償還的債務等。似乎只有完成了這些,生活才會真正開始。最后,我終于明白,正是這些障礙,構成了我的生活。明白了這一點后,我才知道世上根本沒有什么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幸福本身就是路,你生活中的每一時刻都是最寶貴的無價之寶。記住時間不等人,永遠不要做那些無謂的等待。
體會以上名言,請以“障礙”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和要求】
①自擬標題,自選文體。
②文中不要透露你個人的身份信息。
③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組卷:1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