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福建省泉州市科技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

          發布:2024/11/3 16:0:2

          一、單選題

          • 1.結合圖完成3~5題。

            臺灣著名愛國詩人余光中先生在《鄉愁》一詩中寫到:“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詩中的“海峽”是指(  )

            組卷:1引用:1難度:0.80
          • 2.我們偉大的祖國,疆域遼闊,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物產富饒。結合圖完成下列題。

            圖中字母A、B、C、D、E、F代表我國的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國,其中A、F分別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 3.我們偉大的祖國,疆域遼闊,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物產富饒。結合圖完成下列題。

            圖中字母a、b、c、d代表我國瀕臨的海洋,它們依次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4.下列哪兩個省級行政區既瀕臨渤海又瀕臨黃海(  )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5.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四省,自東向西簡稱分別是(  )

            組卷:52引用:11難度:0.7
          • 6.2016年1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下表為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省級行政區的有關數據,讀圖表,回答下列各題。
            江蘇 山東 新疆 西藏
            人口(萬人) 7866 9579 2181 300
            面積(萬平方千米) 10 16 166 123

            表中人口密度最低的省份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

          • 30.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欄目推出大型系列節目《邊疆行》和《沿海行》,從廣西防城港出發,順時針方向,完成沿中國大陸版圖行走一圈的任務。讀圖《邊疆行》和《沿海行》路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邊疆行》路線經過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沿海行》經過“萬世師表”孔子的故鄉A省,其簡稱是
             

            (2)①②③三幅圖,圖①所在地的行政中心是
             
            ,圖③為蒙古族,他們的傳統節日是
             

            (3)邊疆行路線經過我國少數民族數目最多的
             
            省,該省少數民族繁多的原因是
             

            (4)攝影組在拍攝過程中發現,沿海行路線和邊疆行路線的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分界線大致以
             
            一線為界,該線以東地區人口分布較
             
            (稠密/稀疏)。

            組卷:3引用:1難度:0.4
          • 31.如圖為“中國季風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如圖為影響我國的
             
            (冬/夏)季風,性質是
             

            (2)給我國東南地區帶來豐富降水的是①
             
            (風向)季風,來自于太平洋;給我國西南地區帶來豐富降水的是②西南季風,來自于
             
            洋。
            (3)受該季風影響明顯的E稱為
             
            區,E和F區的分界線大致與
             
            mm年等降水量線接近一致。
            (4)受此季風影響,我國東部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其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
             
            災害。

            組卷:9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