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師大附中高二(上)第二次段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8/28 10:0:8
一、選擇題(共15個小題,每個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選對得2分,選錯得0分,共30分。)
-
1.下列屬于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組織液和淋巴
②血漿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島素
④激素、血紅蛋白和氨基酸
③胃中的牛奶
④口服的腸道中的抗菌藥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A.②③⑦ B.②④⑥ C.①②③⑦ D.③⑤⑦ 組卷:28引用:10難度:0.9 -
2.如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⑤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②滲回①和滲入④的量相差不大 B.若③為腦細胞,⑤處的O2濃度高于①處,而CO2的濃度相反 C.若③為肝臟細胞,飯后一小時⑤處的血糖濃度低于①處 D.①的pH能夠保持穩定是因為 含量較多HCO-3組卷:13引用:7難度:0.6 -
3.如圖表示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幾種調節方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單獨給Y處一適宜刺激電流計指針不偏轉 B.如果分泌物a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則激素b可能是甲狀腺激素 C.在X處給一刺激,導致甲分泌a,該過程為反射 D.在圖中Z處給予某種藥物后,再刺激軸突X,無分泌物a產生,但檢測到Z處神經遞質的量不變,則藥物可能影響神經遞質與遞質受體的結合 組卷:30引用:9難度:0.7 -
4.雞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細胞的發生場所。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雛雞后,可導致法氏囊嚴重萎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法氏囊是雞的免疫器官 B.傳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導致雛雞出現免疫功能衰退 C.將孵出當日的雛雞摘除法氏囊后,會影響該雛雞B淋巴細胞的產生 D.雛雞感染IBDV發病后,注射IBDV滅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縮 組卷:340引用:16難度:0.7 -
5.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當膀胱充盈時,膀胱內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沖動,使人產生尿意。當環境適宜時,膀胱逼尿肌接收到沖動后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產生排尿反射。當逼尿肌開始收縮時,又會刺激膀胱
內的牽張感受器,導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進一步收縮。如圖表示人體神經系統不同神經中樞對排尿的調節過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產生尿意后,(環境適宜時)大腦傳出神經沖動完成排尿過程的神經沖動傳導和傳遞途徑為f→d→c→a→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 B.若某患者神經系統d處受損,則其既能產生尿意也能完成排尿反射 C.某小孩對媽媽說“我想小便”,參與該過程的中樞包括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以及言語區的S區 D.逼尿肌收縮會導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進一步收縮,這體現了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組卷:134引用:11難度:0.6 -
6.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組織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質激素。瘦素作用于下丘腦,進而抑制NPY神經元的興奮,減少攝食量,降低體重,因此得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每天給缺少瘦素而有遺傳性肥胖的小鼠注射瘦素,幾天后小鼠進食量顯著增加 B.給切除下丘腦的小鼠注射白色脂肪組織的提取液,幾天后小鼠進食量顯著減少 C.正常小鼠的血清瘦素水平在長時間禁食時會升高,而大量攝食時會降低 D.瘦素與細胞膜上受體結合并發揮作用后,使下丘腦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 組卷:17引用:4難度:0.7 -
7.病原體入侵引起機體免疫應答,釋放免疫活性物質。過度免疫應答造成機體炎癥損傷,機體可通過一系列反應來降低損傷,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質可與相應受體結合,從而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 B.適度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緩解某些病原體引起的過度炎癥反應 C.過度炎癥反應引起的免疫抑制會增加機體腫瘤發生風險 D.圖中神經遞質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對下丘腦分泌CRH有協同促進作用 組卷:383引用:20難度:0.7 -
8.油菜素甾醇(BR)是一種能促進植物莖稈伸長和細胞分裂的植物激素,如圖為BR合成的調控機制,通過該機制可以使BR含量相對穩定。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油菜素甾醇和赤霉素協同促進植物莖稈伸長 B.胞內BR的合成速度受胞外BR的負反饋調節 C.BR濃度升高時,會使BZR1降解速度加快 D.BZR1可以促進BR調控基因的轉錄 組卷:7引用:2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0分。)
-
24.α-萘乙酸(NAA)是生長素類調節劑,科研小組探究a、b、c三種不同濃度的NAA溶液對葡萄莖段側芽生長的影響,結果如甲圖所示。
(1)若選用帶頂芽的葡萄莖段作實驗材料,要對其進行去除頂芽處理,目的是
(2)根據甲圖所示的結果,a、b兩種濃度的大小關系是
(3)進一步探究NAA促進葡萄莖段側芽生長的最適濃度X(乙圖)時,可將甲圖實驗稱為這個實驗的預實驗,進行預實驗的目的是
(4)若濃度b>c,某同學在b、c濃度之間設計一系列濃度梯度的NAA溶液對葡萄莖段進行處理,一段時間后分別測量葡萄莖段側芽的生長量。對所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b、c濃度之間未出現峰值。參照該同學的實驗,在下一個實驗中,你應該在
(5)該科研小組用一未知濃度的NAA溶液進行了上述實驗,結果葡萄莖段側芽的生長量為Y1,從圖丙中可查到與Y1對應的兩個NAA濃度,即低濃度(A)和高濃度(B)。為進一步確定待測溶液中NAA的真實濃度,科研人員將待測溶液稀釋至原濃度的80%,并重新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測得葡萄莖段側芽生長量為Y2。請預測Y2與Y1相比較的可能結果,并得出相應的結論: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25.番茄潛葉蛾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魯,是一種世界檢疫性入侵害蟲,目前已經擴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主要危害茄科植物,尤其嗜食番茄,嚴重威脅全球番茄產業。探究番茄潛葉蛾的有效防治方法,對番茄等作物的種植具有重要意義。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番茄潛葉蛾入侵初期其數量往往呈現“J“形增長,主要原因有
(2)雜食性蝽是番茄潛葉蛾的天敵,對番茄潛葉蛾卵的取食量大,且雜食性蝽的取食特點使其在獵物匱乏時仍能在番茄植株上存活,目前已成功用于防治番茄潛葉蛾。雜食性蝽和番茄潛葉蛾的種間關系為
(3)以番茄長勢和番茄潛葉蛾發生程度基本一致的3個大棚分別記為大棚1、大棚2.大棚3,作為3次重復。將4種不同顏色的誘蛾器放置在大棚內的相同位置,調查統計每種顏色誘蛾器的誘捕數量,結果如圖所示:
據圖分析,
(4)由于使用殺蟲劑防治見效快、效果好,且較為經濟,因此這是目前控制番茄潛葉蛾的主要手段,但殺蟲劑的不合理使用會導致番茄潛葉蛾的抗藥性增強。請寫出減緩害蟲抗藥性增加的一項合理措施:組卷:18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