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屯昌縣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10/29 9: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有關碳循環、碳中和等的理解,錯誤的是( ?。?/h2>
A.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是導致氣溫升高的化學信息 B.不是每個生態系統都可依靠自身實現碳中和的 C.無機環境中的碳可在碳循環中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 D.發展低碳經濟、植樹造林是實現碳平衡的有效手段 組卷:12難度:0.7 -
2.蜜蜂將桃花的花粉帶到梨花的柱頭上后,不會出現桃花的精子與梨花的卵細胞融合的現象。該現象能很好地說明細胞膜( )
A.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B.可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C.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是相對的 D.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作用 組卷:75引用:7難度:0.8 -
3.下列關于人體細胞中的mRNA和RNA聚合酶的比較,不合理的是( )
A.mRNA主要在細胞核中合成,在細胞質中執行功能 B.RNA聚合酶在細胞質中合成,主要在細胞核中執行功能 C.二者從合成部位到執行功能部位大多經過核孔 D.同一個細胞中二者的種類和數量都是穩定的 組卷:28難度:0.8 -
4.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下列有關基因表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突變導致堿基發生改變而氨基酸序列可能不變的原因是密碼子具有簡并性 B.皺粒豌豆的形成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C.水毛茛裸露在空氣中的葉與浸在水中的葉形態不同,說明環境對性狀存在影響 D.生物體的一個性狀可以由多個基因控制,一個基因也可以控制多個性狀 組卷:16引用:2難度:0.8 -
5.如圖表示人體在寒冷環境中的體溫調節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感受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腦 B.上述體溫調節過程只有神經調節 C.傳出神經末梢與甲、乙、丙共同構成反射弧的效應器 D.如果丙表示相關骨骼肌的活動,則通過戰栗增加無氧呼吸的強度 組卷:64難度:0.7 -
6.研究者發現一種肉眼可見的細長型異類細菌,其菌體長度是一般細菌的5000倍,基因數量是常規細菌的3倍,基因組與核糖體包裹在同一囊泡中,另一個囊泡充滿了水等物質,占總體積的7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囊泡中的水以結合水為主,是良好的溶劑 B.基因組與核糖體的包裹利于基因高效表達 C.菌體細長利于該細菌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D.包裹基因組囊泡的發現為細胞的演化歷程提供證據 組卷:7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
19.農作物的高產離不開施肥、除草和治蟲等管理,但長期使用農藥和化肥會導致土質變差,
生物多樣性減少,原來稻田中常見的青蛙、泥鰍、鱔魚、田螺等動物大量減少。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雜草與水稻均屬于
(2)長期使用農藥和化肥會導致土質變差,生物多樣性減少,從而導致農田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3)在生態系統中,物質是可以循環利用的,但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仍然要使用化肥,其原因是組卷:9引用:2難度:0.6 -
20.如圖是科學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種牛的過程?;卮鹣铝袉栴}:
(1)與一般的繁育良種動物方式相比較,胚胎移植的優勢是
(2)轉基因牛D培育過程中,常用受精卵作為外源基因的受體細胞,主要原因是
(3)圖中③代表的結構為
(4)在培育良種牛的過程中,運用了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在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組卷:29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