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田家炳中學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26 6:0:3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杠桿在使用時需要費距離的是(  )

            組卷:133引用:3難度:0.8
          • 2.如圖所示,是一種外型新穎的手動榨汁器。在A處用力下壓手柄,容器中的水果受到擠壓,可快速榨出果汁。此時,榨汁器的手柄可以看成一個(  )

            組卷:417引用:7難度:0.8
          • 3.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為支點,OA>OB,若把A端重物對杠桿的拉力當作阻力,現在B端施加一個動力使杠桿在圖中位置平衡,這個杠桿屬于(  )

            組卷:250引用:6難度:0.7
          • 4.結束一天愉快的學習,小聰開心地放學回家,下列四個情景中,小聰對書包做了功的是(  )

            組卷:83引用:7難度:0.6
          • 5.學校運動會上舉行“雙搖跳繩”比賽,“雙搖跳繩”是指每次在雙腳跳起后,繩連續繞身體兩周的跳繩方法。比賽中,初三某同學1min內搖輕繩240圈,則他在整個跳繩過程中的功率最接近于(  )

            組卷:720引用:14難度:0.7
          • 6.關于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38引用:4難度:0.7
          • 7.小華發現一只蟲子在長50cm、質量20g的刻度尺上向右爬行,她將刻度尺右端伸出水平課桌邊緣23cm,如圖所示,當蟲子爬行到距刻度尺右端3cm處時,刻度尺剛好翻轉,由此計算出蟲子的質量約為(刻度尺質量分布均勻,不考慮蟲子的長度)(  )

            組卷:591引用:6難度:0.5
          • 8.如圖所示,動滑輪重為2N,拉力F為10N,則重物G和彈簧秤讀數為(不考慮繩重和摩擦)(  )

            組卷:460引用:4難度:0.6
          • 9.如圖是一種利用滾軸和繩子組裝的特殊機械,借助這種機械可以將較重的物體搬運到高處,某人借助該機械吊起一輛摩托車。不計繩和機械自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118引用:8難度:0.7

          三、解答探究題(第26題6分,第27題10分,第28題每空2分計14分,第29題每空2分計12分,共計42分)

          • 28.某小組同學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在做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下一步的操作應該將圖甲右邊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

            (2)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定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
            ①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為
            N,緩慢提升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小
            (變大/變小/不變);
            ②若只將鉤碼的懸掛點由A點移至B點,仍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將
            (變大/變小/不變);
            ③若將同一物體懸掛在A點,彈簧測力計分別掛在B點和C點時,豎直向上勻速使物體提高相同高度時的機械效率分別為η1和η2,則η1
            η2(“>”、“=”或“<”)。

            組卷:48引用:3難度:0.5
          • 29.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次數 鉤碼重/N 鉤碼上升
            距離/cm
            彈簧測力計
            示數/N
            彈簧測力計
            上升距離/cm
            機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實驗過程中應該
            拉動彈簧測力計。
            (2)第2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漏填,由圖丙可知,彈簧測力計示數為
            N。
            (4)分析數據可得結論: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高”或“低”)。
            (5)根據實驗結論推測,使用該滑輪組再次將重8N的物體勻速提升10cm,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為
            (只填序號)。
            A.71.6%                    B.82.4%                   C.92.1%

            組卷:53引用:4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