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湖北省隨州市廣水市中考化學模擬試卷(5月份)

          發布:2024/6/19 8:0:9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7小題為生物,每小題2分,計14分:8-15小題為化學,每小題2分,計16分:16-25小題為物理,每小題2分,計30分)

          • 1.下列物質性質的表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組卷:41引用:2難度:0.9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3.下列知識內容的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4.連花清瘟膠囊源自傳統中醫名方,可用于治療流感,現代儀器測得其成分之一是沒食子酸(化學式為C7H6O5)。下列有關沒食子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5.模型認知是建立宏觀與微觀聯系的思維方法。工業上制硝酸的主要反應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4分。)

          • 14.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出現的合金,與純銅相比,其強度高、熔點低、鑄造性好、耐磨且耐腐蝕。《周禮?考工記》中對制作鐘鼎、斧斤、戈戟等青銅器物中銅錫的比例作了詳細的規定。在地下埋藏的青銅器表面會出現綠色的銅銹,其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金屬的冶煉和使用在不斷發展,人們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鐵器是甘肅省出土的兩塊鐵條,經碳14檢測,其冶煉年代約3510~3310年前,兩塊鐵條銹蝕嚴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鋁、鈦等金屬逐漸被冶煉并使用,但金屬礦物的儲量是有限的。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于年產量的20%~40%。金屬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十分重要。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青銅與純銅相比,優點有
             
            (答一條即可)。
            (2)制作鐘鼎、斧斤、戈戟這些器具的材料屬于
             
            (填“金屬”或“合成”)材料。
            (3)依據銅銹的主要成分Cu2(OH)2CO3,可推斷銅生銹的過程是銅與空氣中的O2
             
            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出現的合金
            B.人類大規模使用金屬的先后順序與金屬活動性有關
            C.將廢舊金屬回收利用可節約金屬資源
            (5)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到一定量硫酸銅的溶液(溶液為藍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與濾液,觀察到濾液為藍綠色。取適量的濾渣,滴入足量的稀鹽酸,是否有氣泡生成?答:
             
            (填“有”或“沒有”)。

            組卷:109引用:2難度:0.5
          • 15.化學變化中不但有新物質生成,而且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這種能量的變化常表現為吸熱、放熱、發光等,同學們在學習“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時,老師進行了如圖演示實驗。
            (1)實驗中,同學們用手觸摸燒杯外壁,有熱的感覺,說明燒杯A和燒杯B中的反應均為放熱反應。燒杯A中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后,小明同學幫老師處理廢液。他發現燒杯A中是無色透明的溶液。他對該無色溶液的溶質成分展開討論。
            【查閱資料】MgCl2溶液都顯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MgCl2;猜想2:
             

            【實驗設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觀察到
             
            現象
            說明猜想1錯誤
            方案二:取少量該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向其中加入硝酸銀溶液 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 說明猜想2正確
            【實驗反思】
            (3)方案二錯誤,理由是
             

            (4)反應后濾液的溶質成分中不僅有生成物,還可能有過量的反應物。
            【應用交流】下列兩種情況下,反應或應用的化學原理是否相同?
            答:
             
            (填“相同”或“不同”)。
            ①化學實驗室一瓶裝滿生石灰的塑料瓶試劑瓶已經膨脹破裂(如圖1);
            ②發熱包(也稱食品發熱包)是由自熱材料(主要成分有氧化鈣、碳酸氫鈉等)經無紡布密封包裝,最后再經OPP膜包裝組成的整體(如圖2)。需要使用時,先撕開OPP膜后,將發熱包放置在耐高溫盒中,加入一定量的常溫水(禁止使用熱水)即可產生熱量來加熱食物。

            組卷: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