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江蘇省南京市七年級(上)第一單元單元測試卷(4)
發布:2025/1/5 8:30:4
一、積累運用(28分)
-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醞釀 黃暈 咄咄逼人 吝嗇 仿膳 倏忽 kē 發jì 靜mì 高miǎo lì 憔cuì 組卷:21引用:2難度:0.9 -
2.下列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依次找出來填入表中并改正。
繁花嫩葉 暖和安適 淅淅嚦嚦 披蓑帶笠 頃盆瓢潑 高邈深遠 呼朋引伴 秋風簫瑟 錯別字 正確字 組卷:474引用:3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朗讀《朝讀經典》時,他左右逢源,讓大家驚嘆不已。 B.讀到“泥人張賤賣海張五”的情節,小雅同學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 C.這對雙胞胎長得實在惟妙惟肖,連他們的父母有時也分不清。 D.近幾年,黃石相繼建成了父子山,柯爾山,熊家境等登山步道。不言而喻,市政府對全民健身是越來越重視了。 組卷:250引用:2難度:0.7
-
9.閱讀語段,回答后面問題
①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②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③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④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⑤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⑥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⑦他們有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會綠起來了吧?”⑨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
(1)第①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第②句中的“它們”指的是
(3)“慈善”是用來形容
(4)看了第④句,你對“這一圈小山”產生了怎樣
(5)文中第
(6)第④句作者用了組卷:88引用:3難度:0.6 -
10.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看春
丁立梅 ①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鬧著的,不過是人家窗臺的一盆花,城邊河畔的一排柳。鄉下的春天卻全然不一樣,鄉下的春天,是極講排場的,仿佛聽到哪里“嘩”一下,成桶成桶的顏料,就花花綠綠潑下來,染得滿田滿坡皆是。這時的鄉村,成油畫,是最有看頭的。
②于是去鄉下看春天。
③我們去的地方,是一個叫新曹的小鎮,它有五萬畝的油菜地。車子在修得平坦寬敞的鄉間道上,一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處。以為就到盡頭了,哪知車子一拐,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鋪開一片黃色汪洋,綿綿不絕。同行中一人問:“美吧?”我笑無語,不堪說,只任一雙眼睛,掉進那汪洋里。古有女子對鏡帖花黃,我想這花黃,該是菜花的顏色才對,眉心一點艷,有驚心之感。
④跟一些植物相認,不是初相識,是久別重逢。牛耳朵、刺艾、乳丁草、三葉草……這一些,我多么熟悉!鄉下是草們的天堂,草們是羊的天堂。小時養羊,天天提了籃子去挑羊草。卻貪玩,在草地里捉蚱蜢,或扣了籃子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等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籃子還是空的呢,野地里,隨便找幾根草稈,把籃子架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攤上面,看上去,就是滿滿一籃子翠綠了。回家,在大人面前晃一下,讓他們看是滿籃子青草呢,趁他們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邊,把那把青草扔進去。大人問起:“草呢?”響亮地回答:“羊吃了。”真是可憐了那些羊,半夜里餓得直叫喚。
⑤不知現在的孩子,玩不玩我們小時玩的游戲了?不知現在的羊,還會不會半夜餓得直叫喚?我看到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閑地吃著草。同去的妹妹驚喜地叫:“羊哦。”同去的老先生神態安詳,說:“羊有什么看頭?”莞爾。
⑥蠶豆花開了,星星點點,伴在菜花旁,像撒下無數的小眼睛。白蘿卜的花,是粉紫的,小蜜蜂們圍著它嗡嗡。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給它拍了一張照。一種叫婆納頭的草,開粉藍的花,花細小得像米粉。我拉近鏡頭,拍下那粒粉藍。再看顯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讓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的小女兒。這野地里,到底還藏了多少美?無論卑微與否,它們都認真地綠著,開著花,不辜負春天。我想,這才是活的真姿態吧。
⑦看見養蜂人,正在路邊忙碌。頭上裹著頭巾,臉上刻著歲月滄桑。這些養蜂人,據說是從閩浙那一帶來,他們天南地北地追著花跑,此處花息了,又將遷徙到他方,去尋找花開。一旦成為養蜂人,四處漂泊,將貫穿他們一生,他們幸福嗎?我看過商場貨架上,擺放的蜂蜜,一瓶一瓶,盛滿甜蜜芳香,那里面該有多少花的魂,蜂的魄,還有養蜂人的顛沛流離?這世上,很多時候,苦樂自知,好好活著,才是本質。我唯愿這個春天,他們是快樂的。
(選自《閱讀與作文》)(1)如果將本文標題改為“賞春”,你覺得如何?為什么?
(2)第③段中加點的“掉進”一詞在表達上有什么效果?
(3)第⑥段描寫的是田地里的野草野花,但作者通過這細微的花草,卻看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請體會作者在這段文字中所表達的人生哲理。
(4)文章結尾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組卷:16引用:2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