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9章 壓強》2016年單元測試卷(天津市)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實例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60引用:7難度:0.9
          • 2.一人先站在地面上,后又在地面上走動,則他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是(  )

            組卷:553引用:16難度:0.9
          • 3.下列日用器具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組卷:65引用:1難度:0.9
          • 4.動物的生理結構是它適應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為它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實例用物理知識來解釋不正確的是(  )

            組卷:30引用:48難度:0.9
          • 5.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關系的圖象,設液體甲的密度為ρ,液體乙的密度為ρ,則ρ和ρ的關系是(  )

            組卷:1533引用:202難度:0.9
          • 6.在冬季,剩下半瓶熱水的暖水瓶經過一個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軟木塞時覺得很緊,不易拔出來,其主要原因是(  )

            組卷:321引用:32難度:0.9
          • 7.如圖所示,質地均勻粗細相同的實心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ρA:ρB=1:2,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A:pB=1:3.則(  )

            組卷:679引用:17難度:0.5
          • 8.在水平地面上豎立著A、B兩個實心圓柱體,它們的底面積之比是2:3,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且pA:pB=1:3.把A疊放在B上后,B對地面的壓強為pB′,則pB與pB′之比是(  )

            組卷:182引用:2難度:0.7

          四、綜合題

          • 24.為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部分同學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l: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深度有關;
            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體的壓強可能不同;
            猜想3: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們用壓強計研究水的內部的壓強,得到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深度/c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橡皮膜方向
            壓強計液面高度差/cm 4.3 4.3 4.3 9.2 9.2 9.2 13.8 13.8 13.8
            (1)請你分析實驗數據并回答:
            為了驗證猜想l,應選序號為
            的實驗數據;由實驗可以判斷猜想2是
            。(選填“正確的”或“錯誤的”)
            (2)為了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小強又選擇了鹽水繼續實驗,他把壓強計的金屬盒浸入鹽水中,改變其所處的深度,發現壓強計液面的高度差也出現有“4.3cm、9.2cm、13.8cm”,于是他得出: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無關,你認為他的探究方案是
            。(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

            組卷:55引用:6難度:0.5
          • 25.高壓鍋是生活中一種密閉的加熱容器。鍋蓋中央有一出氣孔,孔上蓋有限壓閥,當鍋內氣壓達到限定值時,限壓閥被鍋內頂起放出部分氣體,實現了對鍋內氣體壓強的控制。如圖所示,某高壓鍋鍋體的內底面積為S,側壁豎直,出氣孔橫截面積為S0,限壓閥質量為m0,限壓閥頂部面積為S1(已知大氣壓強p0
            (1)寫出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2)求使用高壓鍋時鍋內氣體的最大壓強;
            (3)為保證使用安全,不可隨意增加限壓閥質量。如果限壓閥的質量增加m,請計算鍋體與鍋蓋咬合處鍋體對鍋蓋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

            組卷:528引用:5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