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遼寧省聯考高考生物模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衣原體的結構和細菌類似,但它缺少能量供應系統,所以要在活細胞內寄生才能存活,少部分衣原體可以引起人患沙眼和肺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衣原體具有細胞壁,核糖體是其唯一的細胞器 B.衣原體可以合成生物大分子,在活細胞內增殖 C.可以使用特定的抗生素治療衣原體引起的疾病 D.衣原體缺少能量供應系統的原因是無線粒體 組卷:26引用:3難度:0.7 -
2.物質進入細胞的“載體假說“認為:載體首先與待運輸的膜外物質結合形成復合體,然后此復合體轉向膜內,將運輸的物質釋放到膜內,載體再恢復原狀,繼續與新的待運輸物質結合,其運輸過程如圖所示(圖中R為載體;Mo為膜外物質;MR為載體復合體;Mi為膜內物質)。下列選項可用該假說( )
A.土壤溶液濃度高,細胞失水 B.甲狀腺細胞對I-的攝取 C.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 D.神經元靜息時K+外流,興奮時Na+內流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3.研究人員從菠菜中分離類囊體,將其與酶等16種物質一起用雙層脂質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從而構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應體系。該反應體系在光照條件下可實現連續的CO2固定與還原,并不斷產生有機物乙醇酸。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類囊體產生的ATP和NADPH參與CO2固定與還原 B.加入的16種物質中應包含ADP和NADP+等物質 C.產生乙醇酸的場所相當于葉綠體基質 D.該反應體系實現了光能到化學能的轉化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4.實驗表明:交換也可以發生在某些生物體的有絲分裂中,這種現象稱為有絲分裂交換。某高等動物體細胞內DNA均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在無放射性(31P)培養液中連續進行2次有絲分裂,細胞甲是處于第2次分裂過程的一個細胞。如圖為細胞甲A/a 基因所在染色體發生有絲分裂交換的示意圖。細胞甲繼續分裂得到子細胞乙和丙。不考慮新的可遺傳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甲分裂過程中含放射性的染色體最多 4條 B.乙和丙細胞的基因組成一定相同 C.乙細胞再次進行有絲分裂的子細胞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 D.乙和丙細胞含放射性的染色體可能均為3條 組卷:41引用:1難度:0.5 -
5.動物細胞的線粒體DNA分子上有兩個復制起始區OH和OL.該DNA復制時,OH首先被啟動,以L鏈為模板合成M鏈,當M鏈合成約
時,OL啟動,以H鏈為模板合成N鏈,最終合成兩個環狀雙螺旋DNA分子,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23A.復制啟動時OH區和OL區首先結合的酶是DNA聚合酶 B.合成M鏈和N鏈時方向相反是因為起始區解旋方向不同 C.復制完成后M鏈中的嘌呤數與N鏈中的嘌呤數一定相同 D.線粒體環狀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都與兩個磷酸相連 組卷:80引用:15難度:0.6 -
6.科學家在南極洲近海大陸架下850m處的泥床盆地發現超過100萬只巨型帝王蟹。在帝王蟹所在水域的上方,生活著大量的植物和動物,其中棘皮動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參,這些棘皮動物都沒有生活在海蟹所在的水域。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群落中每種生物占據相對穩定的生態位是協同進化的結果 B.南極水域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C.帝王蟹數目過多可能會導致某些物種滅絕,應采用合理、有計劃的捕撈措施 D.隨著時間的推移,帝王蟹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 組卷:9引用:2難度:0.8 -
7.植物性神經系統通常是指支配內臟器官的傳出神經,分布于人體的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等部位,調節機體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長和繁殖等多種生理機能。植物性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它們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協調統一。交感神經的作用主要是保障人體在緊張、運動狀態時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主要是維持安靜、休息時的生理功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閃身躲過一輛汽車后心跳加快,此時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B.恐懼時瞳孔放大主要由交感神經支配,安靜后瞳孔縮小主要由副交感神經支配 C.不少內分泌腺受神經系統的調節,此時神經調節可以看作體液調節的一個環節 D.飯后立即進行劇烈運動會影響消化,原因可能是運動時副交感神經活動減弱,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 組卷:60引用:5難度:0.5 -
8.如圖表示轉基因番茄甲(轉入乙烯合成抑制基因)和普通番茄乙的果實采摘后,進一步成熟過程中,
(生長素脫落酸)含量比值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IAAABAA.實驗探究了采摘后番茄果實成熟過程中乙烯對 含量比值的影響IAAABAB.番茄甲采摘后,脫落酸的含量均高于生長素的含量 C.番茄乙采摘4天后, 下降,可能是乙烯含量升高抑制了生長素的合成IAAABAD.實驗結果說明果實成熟過程中生長素、脫落酸和乙烯相互作用共同調節 組卷:36引用:2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
24.酵母是一種能夠引發有機源或者動物源物質發酵的真菌,它有許多分類,其中釀酒酵母是知名度最高、也是與人類關系最廣泛的一種酵母。
(1)用釀酒酵母研究細胞呼吸方式實驗中,當產生的氣體含量大于吸收氣體含量,可判定其呼吸方式是
(2)用釀酒酵母發面,需要控制溫度25-30℃,時間控制4小時以內,若溫度稍高就會出現酸味,其原因是
(3)用釀酒酵母產葡萄酒,其裝置的充氣口需要安裝過濾裝置,目的是
(4)用釀酒酵母生產疫苗,目前已經成功生產乙肝疫苗(乙肝病毒為DNA病毒)、狂犬疫苗等,通過基因工程制備乙肝疫苗的相關圖示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可以通過提取感染乙肝病毒細胞中mRNA來獲取目的基因,需要的酶是
②用酵母菌作受體比大腸桿菌好的原因是
③根據圖乙和丙分析,應該選擇的最好酶切位點是組卷:18引用:1難度:0.6 -
25.雜種優勢廣泛存在于動物和植物當中,對推動農業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育種家必須每年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制種工作;同時由干雜交種不能留種,使得農民每年必須購買新的種子。無融合生殖是一種通過種子進行無性繁殖的生殖方式(不發生雌、雄配子的細胞核融合而產生種子的一種無性繁殖過程)。中國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對雜交稻的無融合生殖進行了研究,解決了雜交水稻一般需要每年制種的問題。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雜交種收獲的種子種植后失去原雜交種的優良性狀,導致雜交種需要每年制種的原因是
(2)無融合生殖可以實現雜種優勢的固定。研究發現有兩個基因控制水稻的無融合生殖過程:含基因A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時,減數分裂Ⅰ異常,導致雌配子染色體數目加倍;含基因P的植株產生的雌配子都不經過受精作用,直接發育成個體。雄配子的發育不受基因A、P的影響。用圖1所示的雜交方案,獲得了無融合生殖的個體。
①子代中Ⅱ、Ⅲ分別自交后獲得種子,則Ⅱ上所結種子胚的基因型是
②理論上,子代Ⅳ作為母本能使子代保持母本基因型的原因是
(3)我國科研人員嘗試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敲除雜種水稻的4個相關基因,實現了雜種的無融合生殖(如圖2所示)。據圖分析,用基因編輯技術敲除的4個基因在實現無融合生殖過程中的作用是
(4)無融合技術應用于作物育種,可能會導致組卷:20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