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西欽州四中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9 8:6:34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每題2分)

          • 1.被子植物開花傳粉后,進行受精的部位是(  )

            組卷:43引用:11難度:0.4
          • 2.下列生物技術中,與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來培育生物新品種無關的是(  )

            組卷:88引用:7難度:0.7
          • 3.有關生命的起源和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17難度:0.6
          • 4.下列關于青蛙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8難度:0.9
          • 5.1986年,農業科學家偶然在海灘發現了“耐鹽雜草野生稻”,經過近三十年的培育目前在多個沿海省市成功試種。該野生稻身高有1.6米,比普通水稻高了一大截。另外普通稻子莖稈易彎,而野生稻莖稈和稻穗都挺直。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角度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2引用:4難度:0.4
          • 6.下列關于遺傳和變異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85引用:11難度:0.5
          • 7.“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白胖子”說的是花生的果實,結合下面的概念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637引用:63難度:0.9
          • 8.純種甜玉米和純種非甜玉米間行種植,收獲時發現甜玉米果穗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無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

            組卷:161引用:66難度:0.7
          • 9.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別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38引用:25難度:0.9
          • 10.從南方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最早能夠兩足直立行走和食用熟食的階段分別是(  )

            組卷:26引用:5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如圖是某遺傳病家族遺傳圖譜,據圖回答:
            (1)該病是由
             
            (“顯性致病基因”或“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遺傳病。
            (2)7號個體的基因組成是
             
            (用A表示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3、4號個體再生一個小孩,后代不患該病的個體中純合體所占的概率是
             

            (3)6號個體的致病基因傳給子代的“橋梁”是
             

            (4)為了降低遺傳病的發病率,我國婚姻法規定
             

            組卷:17引用:3難度:0.4
          • 30.如圖為鳥卵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鳥卵的結構中,將來能發育成雛鳥的部位是[
             
            ]
             
            ,該結構與[
             
            ]
             
            和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物質的[
             
            ]
             
            共同構成完 整的卵細胞。
            (2)鳥卵中的
             
            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和水分,有利于鳥類的繁殖擺脫水的限制。
            (3)在鳥卵外殼上均勻地涂抹上凡士林(一種防水防漏氣的油),你認為能不能孵化出小鳥?
             
            ,其原因是
             

            組卷:44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