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華中學高考生物第二次適應性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5題,每題2分,共計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生命活動的進行依賴于能量驅動,不同生物獲取能量的方式不盡相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0引用:4難度:0.6
          • 2.在線粒體的內外膜間隙中存在著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將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轉移至AMP上而形成ADP.該過程需要有Mg2+的參與。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5引用:11難度:0.7
          • 3.科學家發現了囊泡運輸調控機制。如圖是囊泡膜與靶膜融合過程示意圖,囊泡上有一個特殊的V-SNARE蛋白,它與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結合形成穩定的結構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從而將物質準確地運送到相應的位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0引用:4難度:0.7
          • 4.研究發現,腎小管上皮細胞可通過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從腎小管管腔中重吸收水,這種重吸收依賴滲透壓差被動進行,而滲透壓差依賴腎小管主動重吸收Na+等溶質來維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引用:5難度:0.7
          • 5.四膜蟲是一種單細胞真核生物,研究發現四膜蟲 rRNA 的剪接過程是一種自我剪接方式,沒有蛋白質的參與。如圖為四膜蟲的核糖體 RNA(rRNA)轉錄后的加工過程。據圖判斷以下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6.人體內一些正常或異常細胞脫落破碎后,其DNA會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稱為cfDNA;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也會有細胞脫落破碎,其DNA進入孕婦血液中,稱為cffDNA.近幾年,結合DNA測序技術,cfDNA和cffDNA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10引用:17難度:0.7
          • 7.研究表明,黃芪注射液能夠通過下調裸鼠移植瘤CyclinD1基因的表達進而阻滯腫瘤細胞由G0或G1期進入S期;同時,抗凋亡因子Bcl2表達顯著下降,凋亡關鍵酶活化的Caspase-3基因表達增加。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組卷:23引用:5難度:0.7
          • 8.水楊酸是植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內源激素,能誘導植物體內產生某些與抗病有關的蛋白質,提高抗病能力。為探究水楊酸對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葉片中蛋白質含量的 影響,研究人員所做相關實驗的結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3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計58分。

          • 23.圖1為某糖尿病患者體內脂多糖(LPS)引起炎癥反應及胰島B細胞的功能變化。脂多糖(LPS)是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圖2為當人體受到感染時,免疫細胞會釋放促炎因子來清除病原體。若促炎因子過量會導致正常組織損傷,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正常人體中會通過“炎癥反射”以防止促炎因子的過量產生,其部分作用機理如圖2所示,數字表示結構(④為巨噬細胞),字母表示物質。請據圖回答問題:
            (1)組成圖1中結構A的化學本質是
             
            ,從功能看LPS-LBP復合物最可能是
             
            (A.抗原;B.抗體;C.神經遞質;D.激素)。

            (2)巨噬細胞在炎癥反應啟動中起關鍵作用。LPS-LBP復合物可促進巨噬細胞中
             
            ,若
             
            (升高或降低)血漿中的LBP,可以減弱LPS對胰島B細胞的作用;該患者
             
            (填“能”“不能”)通過注射胰島素有效調節其血糖水平。該疾病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屬于
             

            (3)圖2中促炎因子刺激神經元③,使其產生興奮,此時膜外的電位變化為
             
            。“炎癥反射”的傳出神經為
             
            。(用圖中編號表示)
            (4)圖2中炎癥反應時可能導致體溫升高,增加機體散熱的方式有
             

            (5)據圖2分析,下列關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的發病機理是
             
            (至少2點)。

            組卷:25引用:1難度:0.7
          • 24.乳糖不耐癥是由于乳糖酶(LCT)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科研工作者利用生物技術培育出轉基因低乳糖奶牛新品種,給患乳糖不耐癥患者帶來福音。圖1為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培育流程,圖2是使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DNA產生的結果。請分析回答問題:

            (1)科學家在構建重組質粒T時,首先采用PCR技術對LCT基因進行擴增,在擴增目的基因的操作過程中,加入的物質有:模板DNA、引物、4種脫氧核苷酸以及
             
            酶;若一個該DNA分子在PCR儀中經過4次循環,需要
             
            個引物,產物中共有
             
            個等長的LCT基因片段。
            (2)圖1中的培育轉基因低乳糖奶牛采用的技術有
             

            (3)據圖2分析,BamHⅠ的識別序列以及切割位點(用“↓”表示)是
             

            (4)圖1中,切割質粒S用的酶是
             
            ,切割后形成1.8kb和8.2kb(1kb=1000對堿基)兩種片段。若用BamHⅠ和EcoRⅠ兩種酶切割重組質粒T,獲得1.6 kb和8.8 kb兩種片段,則轉入的LCT基因長度為
             
            kb。
            (5)在轉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細胞中,可檢測到的物質有
             
            (填字母)。
            A.LCT基因
            B.LCT mRNA
            C.LCT

            組卷:23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